券商看新经济这十年|“AI+汽车”或工智能应用未来最大爆点
十年间,新经济与传统产业边界逐渐消融,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新势力上市公司。新经济行业与企业如何交相辉映?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演变?
中新经纬“V观财报”栏目推出【券商看新经济这十年】报道,每期邀请一位券商分析师,解读新经济热点行业十年间的发展变化。
中新经纬8月18日电 (付健青)如今,人工智的发展正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AI+”遍布各大新兴产业。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分“三步走”,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五部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3年 ,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
从行业应用看,诸多行业已经深入“AI+”。赵阳指出,AI领域目前全球的发展以中美为牵引。对于国外,尤其美国来说的话,在AI的基础层(比如说GPU、FPGA芯片)、技术层(提供AI训练架构、算法,如TensorFlow等)相对领先。我国在技术和应用层均有一定积累,但更大的优势体现在应用层,国内庞大多元的训练数据以及需求,使得AI在国内的应用百花齐放。
具体来看,赵阳表示,近十年AI在金融、营销、医疗、教育、交通、新零售、先进制造等行业充分发展,但“AI+安防”仍然是人工智能应用目前最大的下游场景。
经过60多年的演进,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那么从算法看,行业迭代是否已经趋于稳定?
“人工智能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应用摸索阶段之后,目前规模化应用赛道逐步清晰。”赵阳指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更大程度挖掘数据的价值,为以数据为新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时代提供重要的生产工具。
赵阳介绍,人工智能实际上经历过三次热潮,第一次是推理期,将逻辑能力赋予计算机;第二次是知识期,主要是总结人类的经验教授给计算机;本轮AI热潮,得益于机器学习的大发展,利用深度学习在语音和图像等领域取得大发展。
“从算法成熟度来讲,目前趋于稳定。”赵阳表示,产业以规模化商用为主旋律。不过往远期看,小样本训练甚至无监督学习是解决AI对数据依赖的可能技术,迁移学习和元学习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未来的产业应用来看,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在中国的交通运输和其他关键产业中撬动巨大经济价值,预计一系列人工智能用例每年可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6000亿美元。
麦肯锡指出,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最大,有望创造超过38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人工智能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从生产执行向制造创新的转型,从而创造11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等。
赵阳表示,智能汽车是目前热度最高的,通过AI提升智能座舱的各类体验,以及依靠AI算法实现自动驾驶,都是中长期维度AI的重要落地场景。一方面,智能化接棒电动化成为汽车的下一个风口;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各种替换需求强劲,智能电车有望成为下一个拉动消费的增长极。
“7月初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九条提到,组织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传感器、、执行器、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提供支持。在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赵阳指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律法规的持续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拐点信号,条例的发布加速了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发展,保障了相关产业链的持续高景气度。
赵阳坦言,也非常看好AIoT场景,从安防到“AI+泛安防”、智能汽车,再到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智能楼宇等,万物互联下,AI大数据的价值将进一步体现。
近期,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于9月30日特斯拉AI日公布人形机器人300024)“擎天柱”(Optimus),最早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
据悉,这一人形机器人将用来填补劳动力缺口,执行危险、重复或太无聊而人们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这款机器人将复用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有望采用特斯拉FSD的计算模组和方案。
赵阳认为,特斯拉即将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有望促使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带动人机交互进入新时代,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有望受益于产业趋势的演进。
从人工智能产业链看,基础层包括AI芯片、服务器、云计算等;技术层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机器识别等;应用层则涵盖各行各业。
因此,资本市场人工智能概念股数量庞大。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共有206家。
从财报方面来看,超八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正,其中有13家公司净利润超20亿元,京东方A、工业富联601138)、海康威视002415)更是超过百亿,分别为258亿元、200亿元、168亿元。
股价方面,截至2022年7月31日,上述206家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仅有37家年内股价(前复权分红再投,下同)为正。若将时间拉长至上市以来,有77家上市公司股价涨超100%,23家涨超500%,13家涨超1000%。(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