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app阅读答案)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作为网络社会的新宠,有着很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某种意义上看,切实维护APP用户合法权益,是维护网络安全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广大用户营造安全、健康、干净的网络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据3月17日《工人日报》报道,几天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督促136款APP尽快整改,同时公布了所涉企业名单。工信部在公告中强调,如果这些APP在3月17日前无法完成整改落实,将会受到下架、罚款等处罚。
被责令整改的企业中,不乏公众熟知且使用频率很高的网购、出行等生活服务类APP,所涉及的问题集中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强制索取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与该软件使用无关的权限,以及欺骗误导用户下载APP等方面。一个外卖软件要我前置摄像头限权干嘛?一个做菜软件为啥要读取我的相册、通讯录、地理位置之类?网友的吐槽反映出,某些本可以为生活舒适和便利加分的APP,成为了威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甚至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数据显示,我国境内APP上架总量超过350万款,数量庞大、迭代频繁、违规成本低,这给APP行业监管带来巨大挑战。事实上,自2019年11月起,工信部就开展了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至今已对73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责令3000多家企业整改,对179家拒不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
逐个点名通报、详细列出问题、严格限期整改……从最初重点围绕一些APP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到后期整治触角延伸到SDR(软件工具开发包)违规侵权、APP欺骗误导用户、应用分发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持续一年多的专项整治工作在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推进和提升,广大用户常用APP遇到的典型侵权问题明显减少,运营者保护用户权益的意识也不同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来,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创建文明城市等领域,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推进,不少整治行动收到了良好成效,同时也不乏一些整治行动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怪圈。从此番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可以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技术赋能,让治理事半功倍。相关部门上线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对APP进行规模化检测和跟踪预警,以迅速找到存在问题的APP,为高效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章立制,标准先行。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等27项团体标准,国家层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也正在起草中;持续发力,咬定问题不放。此番整治工作没设结束时点,且酌情延长整治时间,针对头部企业侥幸心理及技术对抗等,引导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履约等。
类似专项整治行动,意义远不止于杀鸡儆猴,更是要探索建立系统化、全链条、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还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充分发挥专项整治的先锋作用,在收获立竿见影成效的同时,蹚出一条相对成熟的路径,为日后治理提供可行经验,值得相关方面认真思考。
韩韫超
来源:工人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