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的概念(万物互联的概念谁提出)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虽然万物互联这一概念早已被提出,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即使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完善的体验,现在的互联却仍只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难道,所谓的万物互联终究是一个伪命题?我们何时才能真正地打破壁垒?
一、我们真的实现万物互联了吗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从被比尔盖茨1995年在《未来之路》中第一次提出来,已经过去了快30年了。
那时还存在于世界首富家中的全自动化智能家居系统,在如今可能只用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买个智能插线板远程控制各种家用电器开关,花小几万块钱也可以获得世界首富同款全屋智能。互联网技术和通讯协议的快速发展,让万物互联不再遥不可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来描述现在物联网的现状也恰如其分。
这些年,我们分别见证了智能手表、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智能眼镜、智能音箱、智能冰箱、智能门锁等等里程碑意义的单品,也经历了种种物联网产品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据调研显示,现在的传统家电厂商生产的新品基本上已经全部支持智能化,从选配变成标配;而且价格越高、智能化程度越高。
物联网产品的发展历程——图片来自simplycoding
但是,我们的物联网真正做到万物互联了么?为什么20多年过去了,我的iPhone依然不能跟其他的安卓手机蓝牙分享照片,我的联想笔记本不能和我的华为手机隔空操作呢?
都2022年了,其他家的产品依旧在万物互联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下永久失效。
二、此物联网非彼物联网
其实物联网从使用用户来分可以分为C端用户和B端用户。其实物联网在面向B端的场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了,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基本实现了万物(动物和各种物品)互联,而且在相应垂域,也形成了业务的完整闭环。
比如说智能抄表系统就是物联网的典型B端应用,一般是国家电网或者是当地的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来承担更换智能表的费用,电信运营商来进行各种表上的数据模组和卡号的开通以及数据传输网络的运营。
一般这类的表早期使用2G网络,后来随着网络的迭代升级用到nb-iot/cat1等等。后续的计费管理系统、支付系统、用户管理都是由电网、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来具体承接了。
想到小的时候每个月会有专员来上门抄电表、抄水表,买电买水都要去相应的营业厅。如果家里刚好没电的话,可能就要全家晚上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点着蜡烛熬过漫漫长夜,心里感叹爱迪生真伟大的同时,提醒自己第二天一大早记得去买电。
此外可能大家还听说过牛联网、羊联网,听着特别像是标题党的新闻。但其实这些也都已经很成熟了,通过在牛/羊这些动物身上安装支持nb-iot网络的数据模块,用来监控动物健康、生理周期、位置等信息,从而科学地缩短胎间距,提升繁殖效率。
这么做不仅仅可以提升畜牧业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药物使用率,提升畜牧产品的品质,更加的节能环保。目前全球已经被物联网连接的动物已经超过10亿且还在不断快速增长。
大家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们退休后都去搞起了跟猪牛羊相关的第一产业,因为这里确实是一块适合科技发挥作用的蓝海。
并且据说为了提升奶牛产奶量,现在已经开始给奶牛带VR眼镜感受青青草原,不仅仅是物联网,畜牧业已经进入了元宇宙时代。
看了上文,大家是不是突然觉得人不如牛,或者是惊叹物联网在B端居然发展得这么快。
确实,因为如果大家是非从业人员的话,对于B端物联网的发展感知是比较有限的,即使是停车场的自动缴费、自动找车,大家每天骑的小蓝车、小绿车(依靠物联网模块来做定位),大家都用过,但其实并不知道这背后都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催生的新形态的产品或者是更好体验的服务。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最直观感受的还是2C的物联网,消费级物联网。比如大家现在家用的各种智能家居,或者是会带出去的在社交网络上晾晒的EDC(everyday carry),包括各种生产力工具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耳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等。
之前自己家装了智能门锁,所以出门不用带钥匙真的是非常幸福。尤其是现在疫情居家办公,经常需要下楼做核酸,很多女生会发现自己的居家服上可能都没有用来装钥匙的口袋,或者是新闻上有报道,因为着急下楼核酸忘记带钥匙反锁在外面进不了家,有了智能门锁就可以很轻松地出门,专制各种强迫症。
还有比如连字节都在做的智能台灯,解决的痛点主要是冬天太冷了,大家进了被窝懒得下床关灯,适合各种懒癌晚期。
包括现在火的扫地机器人,帮助很多家庭解决了谁扫地、谁擦地这种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物联网产品。不要小瞧一个扫地机器人,它身上搭载的黑科技就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备要素。
再比如说对于拥有众多生产力工具的打工人,如何利用万物互联的技术红利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健康、愉悦。
我的解决方案目前是使用苹果全家桶,比如作为一名高产的专栏作家,我需要经常头脑里构思文章的结构和素材。因为手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我会把一些灵感全部记录在iPhone自带的记事本里,并且作为一个INTJ人格没事自己给自己定一堆todo的人,也会把一些待办记录在iPhone的提醒事项里,也会给自己的日历加各种日程。
互联网小常识: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一个区域内路由器的个数不超过200个。BGP-4采用了路由向量(path vector)路由协议。BGP发言人之间的通信需要先建立TCP连接。
当然因为苹果强大的封闭生态系统,我在真正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我的记事本里选择/检索素材、片段整合进行创作,一些想到一半的想法也可以在拿到电脑的时候进一步进行完善。
同时,有的时候会自己做一些短视频,用手机拍摄完后会选择Airdrop到iPad上进行剪辑,因为iPad支持Apple pencil,而且屏幕更大一些,所以pencil+iPad特别适合进行一些视频编辑/图片编辑,或者平常写写画画。
当然现在苹果设备还支持接力,比如Macbook上的内容可以接力到iPad上进行显示,一些刚才在手机上浏览的网址可以直接在MacBook/iPad上无缝地继续浏览,总之就是提供一种跨多屏的、无障碍的、丝滑的体验。
但以上,仅限于你的这些生产力工具都来自于一家公司。如果它们品牌不同,但你又想要进行设备之间的共享互操作的话,只能依赖于第三方的软件了,第三方软件目前主要支持的功能还仅限于文件类的共享。
所以想要体验万物互联的最佳体验,可能首先要做足预算,换上某个品牌的全家桶。
各家全家桶比一比
三、万物互联是否是个伪命题?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的物联网真的实现万物互联了么,为什么连最常用的手机都没办法跨系统完全互联?因为系统不同、生态不同,万物互联是否是个伪命题?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我想先从人类社会或者是人性深入地聊一下。
之前一个科大讯飞高层给我讲的亲身经历,他们家的小朋友因为带了讯飞自家的儿童手表在学校被排挤。因为同学都带小天才,小天才有一个现象级功能叫做碰一碰加好友,只有小天才的手表才可以互加(模仿儿歌【找朋友】的交互方式,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因此,为了能让自家小朋友融入班集体,不受其他小朋友排挤,不得不给他换了块小天才儿童手表。即使小朋友带的是自己爸爸公司自主研发的,也不会被群体接纳。
碰一碰交朋友
你看,连小朋友之间都会有所谓的通过相同的产品生态圈=身份认同圈;更何况是等级分明的成年人世界。
苹果为什么要做封闭的生态系统?因为苹果希望苹果的用户跟苹果用户玩,其他的用户跟其他的用户玩,苹果的用户不要跟其他的用户玩;要做出身份区隔;他们是果粉,不是一般用户。
其实任何产品都有所谓的阶层,阶层并不相同;品牌会不断地强化其阶层的定位。
比如女生的奢侈品包包鄙视链、男生的汽车鄙视链;即使做产品的最后都想要创造一个万物互联(天下大同)的理想国,但因为有人、有层级,每个利益群体诉求不同,大家内心并不想要一个最终万物互联的结果呢?
奢侈品包鄙视链
互联网小常识:对称加密技术使用相同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因此又被称为密钥密码学。当网络中有N个用户相互之间进行加密通信,则需要有N*(N-1)个密钥。数据加密标准DES是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采用64位密钥长度,其中8位用于奇偶校验,用户可以使用其余的56位。
汽车鄙视链
所以说,能不能万物互联本质上有技术的原因,但绝不完全是技术的原因;最后阻塞的可能是各方利益上、关系上很难互联互通;C端的物联网做到最后可能就会是马太效应、赢家通吃的结果,或者就像现在一样几大阵营共存,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周围人的选择和影响选择某个产品,实现小范围的互联互通。
但大家其实也不必悲观,在万物互联时代可以做的事情依旧很多。比如电信运营商作为一个第三方中立的平台,尝试打通这些水火不容的科技公司旗下的智能家居产品,中国移动推出的和家亲APP通过andlink协议支持控制天猫、小米、百度、欧瑞博等等不同家居。
和家亲打通超过上百款智能家居产品
比如即使每个人使用的手机不同、运营商不同、大家的身份地位背景文化各不相同,依然诞生了微信/WhatsApp这样连接几十亿人口的超级APP。
但是微信/WhatsaApp也是在互联网迭代发展了好多代才出现,所以不排除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会出现屏蔽底层差异的技术。它的具体形态我们并不清楚,可能存在于元宇宙中,因为扎克伯格总结的元宇宙8要素中包含了设备的互操作的实现(可参考文章《AI产品必读: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必备八要素》)。
毕竟技术演进的终极意义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技术来实现客观公正公平与中立(因为人性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期待万物互联与巴别塔倒塌时代的到来。
大仙河,公众号:大仙河知识学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7年AI产品相关经验,专注AI产品化(元宇宙、数字人、全息通信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学术和工业界的桥梁。
互联网小常识:自动协商功能是链路两端设备通过交换100BASE-T定义的“基本链路代码字”来实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