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答案(光电检测与智能传感)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建起一个产业园,隆起一条产业链。
作为山东省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两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以睿创微纳为龙头,聚焦红外传感器、半导体激光器、微波器件、太赫兹探测器等重点领域,统筹布局研发、孵化、加速、检测和产业化板块,吸纳培育芯片设计、模组、器件及终端整机等上下游企业和项目,构建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封测及材料、装备为一体的光电传感产业生态,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微纳传感产业高地。
全球首款8微米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从这里诞生,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静电吸盘、通用高性能加密芯片等总投资超20亿元的四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在这里落地,还有三个项目在谈。五年内,这里将集聚超过1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十年内将集聚400家以上企业,年产值突破700亿元。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依托光电传感产业园,烟台正抢抓光电传感产业发展的新风口,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通产业链循环,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微纳传感产业生态圈。
边建设边招引边研发
五年集聚超150家链上企业
走进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的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钢筋、水泥以及各种机械碰撞的声音,汇聚成一首动人的乐曲,昭示着这里即将发生的蝶变。
整个光电产业园分为A区和B区两个园区,其中A区包括现有的北区睿创微纳园区和6月刚刚启动建设的南区研发孵化基地,B区则主要承接转化A区研发孵化的产业化项目和扩能扩产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北区的睿创微纳园区,规划建设21栋单体,目前已有9栋单体投入使用,后续将建设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静电吸盘产业化、通用高性能加密芯片、非制冷红外芯片扩能等四个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利税10亿元。
依托睿创微纳,目前,这一园区已经具备了传感器—探测器—机芯组件及整机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自主研制能力,将依托探测器制造、热像仪整机制造、可靠性试验等三大平台,加速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正在建设中的南区研发孵化基地,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未来,这里将重点围绕光电传感产业上下游进行招引和布局,眼下已有三个项目在谈,并达成入驻意向。
产业园B区,计划2023年启动建设,将主要承接转化A区研发孵化的产业化项目和扩能扩产项目,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
可以说,整个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正呈现出边建设、边招引、边研发的繁忙景象,尽展奋进之姿。
从各个园区的规划与布局上,不难看出烟台打造这一产业园区的初衷与远谋。
这既是我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现实之需,也是烟台推动光电传感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长远考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后,因上下游关联企业大都在南方,使得整个产业链的配置协调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们萌生了在本地建设一个产业园的想法。
这一设想,与烟台完善光电产业链条的计划不谋而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产业升级的诉求,让产业园区的建设变得顺理成章。
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让产业生态更完善、产业链更安全、产业竞争力更强。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核心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集聚优质资源,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谈及园区建设的深远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完善的规划与布局为背书,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的未来值得期待:五年内,将集聚超过1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十年内集聚400家以上企业,年产值突破700亿元。
深耕自主研发跑道
年均研发投入达18%
互联网小常识:在运行中输入“ntbackup”开启备份使用程序。Windows2003的五种备份方法:副本备份、每日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正常备份。
不仅让睿创微纳在烟台落了地、生了根,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引领着这座城市的光电产业蓬勃发展。
谈及企业取得如此耀眼成绩的原因,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是心系中国芯的家国情怀,二是选对了方向,三是坚持创新,拥有关键核心技术。
互联网小常识:分布式内存访问技术是将对称多处理技术(SMP)与集群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多达64个或更多的CPU的服务器之中,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
彼时,我们国家在芯片领域受制于人,产品完全依赖进口,这种‘卡脖子’的感觉并不好受。所以,我们最初的种子团队就确定了攻坚红外芯片这一领域。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多年来,他们始终坚定地瞄准这一个方向,也意味着选择了更为困难的自主研发,潜心做技术、做研发,就是要实现我国红外技术的自主可控。
从2009年公司设立到2013年,这四年时间,是睿创微纳重要的核心技术培育期。在此期间,他们的技术团队先后突破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架构、高性能氧化钒薄膜材料、MEMS传感器工艺和真空封装这四个环节的关键难题,为实现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和探测器的产品化打下了技术基础。
2014年至今,是睿创微纳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各类产品的重要时期。依托培育期内形成的核心技术,睿创微纳先后发布了从14微米到8微米的非制冷红外MEMS芯片和探测器产品,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红外芯片8微米像元尺寸的企业。
取得这样的成就,研发团队功不可没。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900余位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44%;近五年,公司年均研发投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8%。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近1500项,已获授权960余项,内容涉及IC、MEMS、图像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
从不满足于现状的睿创微纳,对于迈向产业链更高端也有了深度考虑——坚持科技先导,技术领先,立足红外领域做优,横向拓展进入其它领域做强,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价值的芯片企业,成为世界领先的红外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
坚持人才创新,加大产学研合作,与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成立了联合培养专班,为烟台光电产业发展培养更优质的人才力量。
坚持产业生态创新,通过建设光电传感产业园,探索和打造烟台开发区、烟台市园区产业链发展新生态、新模式,构建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
我们相信,随着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在此汇聚、集结——不久的将来,这片产业园定能奔涌出令人震惊的发展能量。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童佳怡 通讯员 郭传义 姜前
追光逐电劲头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产业是必须抓住的风口。
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烟台在追光逐电的道路上走得踏实又稳健——
从全市范围看,烟台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现有企业3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上市公司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
从一系列硬核产品中也足见烟台光电产业的雄厚实力——
企业自主研发8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光刻胶、聚酰亚胺等卡脖子产品打破国外垄断,OLED红光材料、单色混合液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截至目前,烟台已经涌现出睿创微纳、显华科技、台芯电子、中节能万润、正海磁材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微纳半导体、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磁性材料和专用装备为特色的六个细分产业领域。
高能级科研平台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烟台搭建了西安交通大学(烟台)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产业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烟台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检测及技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三个高端研发机构和新型半导体研发制造、半导体封装材料研发与测试两个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山东省光电信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3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4个;引进合作中外院士4名、各类专家18人,聚集研发人员1500人。
责任编辑:王蕾
审校:峻生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互联网小常识:网桥最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帧转发率低与广播风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帧转发率与帧过滤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