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产业促增收致富 建设银行以新金融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孙阳)白云机场附近的凤和村,曾经是一个空心村,如今,这里已入选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评出的首批100个广州网红打卡地,还有了一个“网红”新名称——“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
据了解,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分行、人和镇政府、凤和村和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政银企合作,以现代金融“水利工程”的灌溉,让村民收入得到了提升,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服务需要精准发力。
近年来,建设银行以新金融行动扛扶贫之责,创建引领下的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服务网络延伸、公益扶贫带动、综合扶贫支持的可持续扶贫模式,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了解,建设银行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由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四级抓扶贫的工作机制,现已变更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自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建设银行每年召开全行扶贫工作会议,对全行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发挥党的和组织优势,深入开展两个“结对子”,总行部门和分行业务结对子,扶贫工作和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开展支部联学共建,帮助修缮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教育设施,以党建带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全行择优选派帮扶干部,先后派出1600余名扶贫干部,奋战脱贫一线年,建设银行善融商务聚焦安康、三区三州、52个未摘帽国定贫困县和832个国定贫困县的农特商品以及消费扶贫目录商品,先后投入专项费用6000万元,全年实现扶贫交易额170.80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5.18亿元,全行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3.06亿元,员工参与率超过80%。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建设银行将依托“善融商务”、企业智能撮合、供应链综合服务等平台,多举措促进已脱贫地区优质农产品供给与城市居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需求精准对接,搭建更多推广场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强与央企、地方国企联合帮扶,通过扩宽渠道、创新方式,为脱贫地区当地企业引入更多流量,稳定提升特色农产品销量。打造“乡村善融”服务品牌,畅通农产品进城,扩大农产品销售;做好工业品下乡,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拓展农资农具租售,对接农业生产需求。
2019年10月,建设银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在总行党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央大型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充分发挥三大战略整体优势,着力推进“三个能力”建设,以新金融行动在乡村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
通过建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行为广大村民提供基础支付、反假币反洗钱宣传、金融知识普及等基础金融服务,集中将其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线下“有温度”的综合服务中心,把金融的窗口、理念、方法、手段搬到村口,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美好愿景。
截至2020年末,全行累计设立54.2万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基本实现定点扶贫村“裕农通”服务点全覆盖,基本覆盖全国乡镇及行政村,当年通过服务点向数千万农户提供超过上亿笔惠农、便民服务,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建设银行发行“乡村振兴·裕农通卡”,为农村客户提供惠农优惠;打造农户专属线上产品体系——“裕农快贷”, 增加了农户多样化选择;疫情期间,“裕农通”整合医疗平台远程服务,聚合多项防疫功能及复工复产链条式综合服务,不断探索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此外,依托建行大学平台,加大对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激发内生动力。
据了解,建设银行发挥新金融的精准服务能力,增强脱贫地区产业持续发展动力,总结“N+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立足资源禀赋,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0年末,全行精准扶贫余额2632亿元,比年初新增437亿元,产业扶贫余额1237亿元,比年初新增322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人口共计18.3万人。
其中,河北分行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支持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2亿元并购、创新发放“助农薯业贷”6405万元,使坝上5万多马铃薯种植户脱贫,形成“银行+龙头企业+产业链金融+贫困户”扶贫模式;通过“政府+生态金融+贫困户”模式,发放“生态扶贫贷”2071万元,带动8700多人共同增收。
湖北分行为农业产业核心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全流程在线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通过网络供应链“e信通”融资产品,为湖北神丹遍布全国的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公司资金周转效率,缓解货款支付压力,支持其打造全产业链条金融支点。
据了解,建设银行依托金融服务助力“打通经脉”,赋能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开展了金融助力内蒙古奶业、云南普洱茶、山东寿光蔬菜、贵州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实践。
“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将金融资源精准引流到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全国期间,全国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江表示,金融机构应该主动服务农业农村,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广度,助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记者22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闫浈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揭开了叶绿体蛋白转运之谜,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期刊。
观测团队成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PIA)负责人Laura Kreidberg表示:“我们以前研究过很多行星,但从未见过这样的数据集。”
11月23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宣布,他们成功研发了完全自主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以下简称“贡嘎”系统)。这是“全球碳计划”2022年全球碳收支报告首轮脱颖而出的大气反演系统。
前不久,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入列,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我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参与我国空间站建设的一名科研工作者,目前,我正投身于小机械臂在梦天舱上的测试任务。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公斤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光学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1天重访,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我国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当前,建筑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耗即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低碳发展,由此成为令全球建筑业“头疼”的问题。
“夸父一号”卫星硬X射线日发射入轨一个多月以来,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HXI)开展了各项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1月21日发布了HXI首张科学图像。
22日凌晨2时18分,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上海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连续钢箱梁T构转体桥,在跨越7股铁路线时实现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最宽、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等多项转体桥世界纪录。
开放合作,是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根本方向,是优化国际科研环境、营造开放创新生态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
对金融街论坛的固定举办地北京市西城区而言,金融街作为中国金融地标所在,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21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据农业农村部21日消息,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促进水稻、小麦、大豆、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会议强调落实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野外东北虎豹视频的实时回传,这种全新的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助力国家公园建设。从2018年2月开通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逐步发展成全面覆盖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发布了最新评选出的10个宇航领域热点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平均水平为42%,其中,瑞典沃尔沃卡车以47.6%的数值拿下全球冠军。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52%热效率柴油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4%热效率天然气发动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
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看不见成堆垃圾,没有漫天扬尘,听不到长时间的刺耳噪声。预先从工厂订制的墙板、楼梯等构件,整齐地码放在施工现场,工人像“搭积木”一样麻利地“拼装”,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装配式建筑。
21日,在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开幕式上,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提出将从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掺铒波导实现了通讯波段光子的按需式量子存储,向构建大尺度光纤量子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长江口二号古船水下考古调查阶段采用更为先进的水下探测和定位技术,相较于南海I号古船,在工程技术上进一步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显著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