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万物(互联网万物收费)
从这个部分开始,本文将探讨多宇宙模型的架构设置会给具体的网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如果没有看过第一部分的有些概念可能显得比较晦涩,所以涉及宇宙模型概念时还会重复说明。
多格宇宙设置是网络效应爆发的基础
很多年前我的弟弟干了一件考验自己毅力的事情,用业余时间每天快速读一本书然后写一篇简介和书评,坚持一年写了365篇出来;四年前,他和他的朋友们在他们小区成立了一个读书会阅读邻居,活动的方式是每人都读一两本书然后聚会介绍讨论,谈论的过程也记录下来印刷成册邮寄分享出去一直坚持到今天,阅读邻居在读书会这个圈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阅读是个非常个人化的体验过程,即使是同一本书,每个人的兴趣点、理解和读后感可能会截然不同,也就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个现象体现的就是人具备多面性,现在我们把它称之为多格,如果将之引入网络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完备的多格宇宙。那些参加阅读邻居活动的人为什么每个月都要坚持见面聚会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需要在这个活动机制下来交叉、重叠、校正信息和社交,而且时间验证他们这样的交互对参与的每个人来说的确非常有值得参与的意义。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读书会每次总是由一两个人来讲,其他都是听众,形成了精英话语权的语境的话,整个读书会的多格交叉效应就会衰减。所以有人说你们这个读书会很成功呀,为什么不把它的模式复制推广开来呢?阅读邻居始终保持在20人左右没有复制就是因为有衰减效应。这个衰减效应后面会在微博、知乎、在行专门提及。
但是,一旦我们把多格宇宙模式引入互联网可能一下就不一样了:又有叠加效应又不衰减。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506
现在我们来尝试架构搭建一个网络,比如就叫阅读邻居。
它的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的一生阅读的书相较于已出版的书极其有限,如果有人将读后一本书简明的总结其观点出来,大概三四百字,其他人愿意付费来看。比如看一篇付1元,付费的人相当于一周可以快速地阅读了七八本书。要是我对某本书非常有兴趣,马上就可以线上购买这本书。在阅读邻居上,任何人都可以来发布自己读过的书籍。
这个模型与当当甚至豆瓣有什么区别呢?当当是围绕在书籍本身来架构的流程的,缺乏多格、动态的人。另外书本与浏览者是一对多的模型,不会产生多格宇宙的叠加效应。
等等,这个模型似乎有些脸熟,对了,Airbnb。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506
Airbnb
之所以把Airbnb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多重宇宙模型在这里异常简明的体现出来了。
传统线上售卖预订酒店的模式大家都不陌生:我能帮你找到酒店、我能帮你找到更便宜的酒店,传统方式实际上在提供一种有还是没有的选择。这和亚马逊把书摆在哪儿没啥区别。酒店提供的内容也很简单:位置、价格、设施、服务。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模式产生呢?骨子里是基于只用供需一种单一方式就能解决复杂动态中经济的所有问题的认识。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或者说,当你意识到这种不简单的时候,你很可能能产生颠覆式的创新想法,并且,大多数创新想法并不依赖所谓的行业经验。
互联网小常识:资源记录主要有:主机地址(A)资源记录:将DNS域名映射到IP地址;邮件交换器(MX)资源记录,为邮件交换器主机提供邮件路由;别名(CNAME)资源记录:将别名映射到标准DNS域名。
Airbnb在高峰期全球每晚会订出超过50万间住所,假设所有的出租房屋都是Airbnb自持,Airbnb无疑会是全球最大的酒店托拉斯集团。奇怪的是,如果一开始Airbnb就走自持物业的路子,极有可能创始人连启动的资金都筹集不到,因为没人会相信有谁能有买下几十万间住宿物业的资金。当然Airbnb也绝不是因为没有这个资金支持的可能才产生了现在的模式,而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引进人这个元素,也就是多格的宇宙。
使用Airbnb的人大概会体验这样一个流程:呀!这个房子好棒!我想住进去!看看多少钱,嗯,住客评论也不错,房东也很好,决定了!联系房东。你会发现Airbnb上决定住宿的首要因素是:喜欢!喜欢是带有强烈个人意识的表述,而价格、位置都不是。不管你需要住在什么位置,接受什么价格,在Airbnb上最终让你确认的是否让你住不住进去只有一条:你喜不喜欢。
这样一来,Airbnb上就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多重宇宙群在里面共振: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他们目的各异,趣味不同,几乎每人的喜好都不一致,都在寻求别致的住宿体验;二是全球各地的房东,为了争取旅客,他们尽情展示自己房屋的独一性,他们知道销售成功的最大保证是要让别人看到喜欢这里。然后Airbnb需要干的事情就是把这两个多重宇宙群紧密地连接起来。
互联网小常识: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但是将数据链路层拆分为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简单总结一下,多重宇宙模型就是把每一个用户的身份视为一个独立能运行的完备宇宙,多个用户就是多格宇宙,然后能形成一个宇宙群,产品供应方也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宇宙来构成另一个群,两个群能紧密接在一起。如果我们有一个在未开发领域的创新的想法能让这个模型能嵌入进去而且自洽,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新项目在用这个模式,仅仅是没人用多重宇宙的的模型去定义它而已。比如说在行、吹米。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506
在行是果壳网创始人发起的一个互联网新项目,它是一个咨询和经验分享的平台,类似Airbnb:一方面有各种人有偿地提供各种经验或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帮助的人去寻求答案或解惑。吹米是在旧金山刚刚成立的创业项目:一方面在当地物色出各种有经历的人来有偿陪伴你认识细微处的旧金山,另一方面计划异地抵达旧金山的人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在行、吹米都在一个独特的场景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连接了两个宇宙群如果不能产生强烈的叠加效应,整个模型设置也会逐渐失效。
通常弱叠加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连接链条过长。我们知道一根弦的震荡频次高低是由长短决定的,越短振动越快,叠加态越剧烈。在Airbnb上,当你看上一所住所,你马上就可以预订,预订马上就会有回应,链条非常短。好了,我们假设Airbnb换一种方式,先挑选出符合Airbnb自己价值观的房屋然后来展示给租客,情形会怎么样?可以想象得到大概会这样,房源太有限,来看的人越来越少,看上的又租不到,虽然这也是一个生意,但它一定不会产生大规模效应。
在行与吹米的连接链都比较长。改进的方法是要去精英化,去为人师,就像Airbnb不去定义我只租1000美元一晚的大House(说不定这么干也能挣钱);另外同时要握住弦振动的两端,比如在在行,我想咨询如何设立BVI公司,有没有路径让我提出后别人来响应?在吹米,我想坐小飞机鸟瞰整个湾区,有人可以带我去吗?在在行,我想分享如何去当一位Uber司机,可以不?总之,越短的链条,越多的弦震荡,各种趣味的激活点,才会出现大规模的叠加效应。
弱叠加效应产生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把资源与障碍混淆了。比如你认识一位出租司机,你能帮我把车约来与我要打到出租需要通过你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意思。有很多创新往往是由于先有了些资源开始的,模型的设计需要把资源淋漓尽致的利用起来。如果用过脉脉和最近发布的机遇就可以好好体会一下资源是如何变成障碍的。
温榆河/201506
互联网早读课
每天八点,风雨无阻
专注产品、设计、交互、运营
投稿:mm@zaodula.com
加群密码:职位-地区-昵称
互联网早读课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
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3000万人群
互联网小常识:常用的服务有:DNS服务、DHCP服务、WWW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E-mail电子邮件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