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课程(物联网 课程思政)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研为推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院以三深持续深挖高校思想政治多种形式育人文化资源,努力厚植工科人才培育沃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
让工匠精神进课堂
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构建三三三融合型课程体系,让工匠精神进课堂,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针对信息类专业,设置了知识、能力和素质3种类型课程,增设通识类、基础类和专业类3个层次的大数据/物联网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实行3个融合,即基础理论与单元实验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职业素质与双创教育融合,形成三三三融合型课程体系,适应新工科IT类卓越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法,在引入教学案例的同时,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实现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协同培养。
互联网小常识: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异常检测、误用检测及两种方式的结合。
学院结合学科专业在时政热点、国家大事、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同时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引发的人文问题进行思考,包括专业知识、技术和产品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感、工匠精神等。比如,在讲授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以抗击新冠疫情为时政案例,讲授Python大数据编程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投身专业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专业技术导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爱国情怀,课堂上介绍信息与信息技术革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专业学习热情;通过介绍我国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厚植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学中以智能手机的研制为例,分析产品背后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引出电子信息产品研制中电路、信号、电磁场、计算机4大类电子信息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法律、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工程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工程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
学院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探索构建三三三融合型课程体系,将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课堂,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深入实施三全育人
为工科人才立根铸魂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着力五凸显,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为工科人才立根铸魂。
着力强化领导,凸显基层党建工作高站位。学院按照《湖北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依托学校十百千万工程、党建聚心创新工程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月度安排制度,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学院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着力破解难点,凸显课程思政改革新举措。学院围绕课程思政,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建设16门精品在线课程,编写13部教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将时政、科研成果实例、典型人物等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建立起涵盖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在内的课程思政体系。
互联网小常识:从路由选择算法对网络拓扑和通信量变化的自适应能力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两大类。
着力聚合资源,凸显实践育人成效全面性。围绕实践育人,学院初步形成校内三大育人工程加校外实践育人基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即以大学生理想信念为龙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大学生自我教育为核心的学生自育工程,以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学生明星工程,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主题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着力把握方向,凸显意识形态管控平稳性。学院严格落实关于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的制度规定,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云端思政,上好战疫思政大课。强化价值塑造,依托道德建设月、沙湖之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思政工作的盐与学生的口味相匹配,积极开展书香琴园、文化育人、走访湖大学人、霁杏斋读书节、计信演说家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着力创新机制,凸显思政队伍人员专业化。学院按照高进、严管、精育的方针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从辅导员工作日志、课堂和寝室检查等制度强化辅导员队伍管理,从组织推荐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培训和学习,积极鼓励辅导员深造学习,精心培育辅导员队伍;学校辅导员先后获评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制作《班主任培训手册》和《班主任工作记录册》,并举办学院班主任培训班课程,每年为新生配齐影子班主任,并对影子班主任进行科学管理,取得良好成果。
学院坚持把思政工作贯穿到办学治院各领域,围绕全字做足文章,围绕育字下足功夫,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工科人才立根铸魂,使学院始终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坚强基地。
深化守正创新
提升育人效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不断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和国家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守正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作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育人效果。
学党史,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党委以三全三同三学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建设。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和现实题材案例,组织开展主题党团日、升国旗微宣讲、课前五分钟宣讲、计信党史讲堂、党史主题摄影等活动,做到所有学生全覆盖,线上线下同步学,推动党史学习常态化,组织支部参加全国千个党支部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录制微党课、观看红色电影等,把党史学习搬到屏幕上、红色教育基地,使党员在学思践悟中铸牢信仰之基。
搭平台,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学院结合新工科专业特色,主动搭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平台,创新课外科技模式,与中科曙光公司共同设计实施数据工坊行动计划,将行业企业需求和工程项目案例引入数据工坊,将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和学生混编成团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大数据基础应用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推进校企融合,与贵州税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贵州税务、中粮等单位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工程应用等能力,成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充分发挥学业导师、项目导师、企业导师的师资力量,科学分类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科技竞赛,切实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构格局,助力大学生启智润心。学院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坚持五着力五凸显,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挖掘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等媒介,打造学生喜闻乐见、内容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通过典型选树、美育劳育并举、读书和科技竞赛一体两翼活动体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打通学生进入社会最后一公里,同心凝聚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方力量,形成系统合力,协同推进实现育人有效衔接。
自2018年以来,学院党支部获评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多位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25项,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60篇,获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项。多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作者:王时绘 刘建平 章天金)
(广告)
互联网小常识: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其基本功能有三个:a、建立和维护交换表(目的MAC地址,端口,所在VLAN)。b、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一个虚连接。c、完成数据帧的转发或过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