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起源(物联网的含义)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01

物联网起源(物联网的含义)

 

1物联网的起源

物联网的起源:

(1)1990 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0 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 ——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5 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 视。

(3)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 Kevin Ash-ton 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 概念。

(4)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 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 (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 大变化。

(5)2003 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 技术之首。

(6)2004 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 u-Japan 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 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 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7)(权威)2005 年 11 月 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 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 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 不再只是指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

(8)2006 年韩国确立了 u-Korea 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 (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 IPv6、BcN、USN) 和各种新型应用(如 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 慧服务。2009 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 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 2012 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 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9)2008 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 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 11 月在北京大学举 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 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 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 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 2.0)形态 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 2.0 形态的形成又进 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10)2009 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 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小常识:SNMP的主要操作有获取(get)、设置(set)、通知(notifications)

(11)2009 年 1 月 28 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 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 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 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12)2009 年 2 月 24 日,2009IBM 论坛上,IBM 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 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 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 IBM 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 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13)2009 年 8 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 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 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无锡市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 实体物联网工厂学院。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 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 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

2物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小常识: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但是将数据链路层拆分为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物联网的发展主要从传媒影响、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应用模式和建设情况 5 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传媒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物联网在传媒方面拓展了新的疆界,物联网代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2)传媒领域的梳理和引导可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支持。

(3)物联网和传媒可以形成对接的接口,使相关人员具有人际传播的素养。 (4)物联网和传媒在深远方向上可以融合,传媒代表了大众化和信息化的一种 载体,而物联网又使得万事万物进入到信息互联当中。

2. 关键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 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 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 技术: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它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 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 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 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 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 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3. 关键领域: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

4. 应用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应用模式:

(1)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 NFC、二维码、RFID 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 区分对象个体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 (2)对象的智能控制。物联网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 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例如根据光线的强 弱调整路灯的亮度,根据车辆的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等。

5. 建设情况 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可渗透到各行各业,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是一项 系统,它主要涉及 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传输数据计算领域的研究应用。

3 M2M 的概念

M2M 是 machine-to-machine 的简称,即机器对机器的缩写,也有人理 解为人对机器(man.to.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to—man)等,旨在通 过通信技术来实现人、机器和系统三者之问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 M2M 设备是能够回答包含在一些设备中的数据的请求或能够自动传送包含 在这些设备中的数据的设备。M2M 通信与物联网的核心理念一致,不同之处是物 联网的概念、所采用的技术及应用场景更宽泛。而 M2M 则聚焦在无线通信网络应 用上,是物联网应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互联网小常识:支持全双工模式的快速以太网的拓扑结构一定是星型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