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业俱乐部(移动互联网创业平台)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8-27

移动互联网创业俱乐部(移动互联网创业平台)

 

互联网小常识:部门需要单独增设Wi-Fi网络时,应到IT部门报备,禁止自行开热点。

今年6月23日,郑明龙拖着行李箱走出海淀黄庄地铁站,他在新中关前的空地上驻足,那天没有雾霾,中关村的一切都那么清晰的在他眼前。

郑与跟在他后面的助理小郑合了张影。他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写到老郑和小郑,终于来到帝都。米律,正式从这里启航。

米律是郑明龙的创业项目,5月13日上线后,他拿到了洪泰基金的300万天使投资。此前,郑已在厦门做了12年律师。

在北京的2个多月,郑带着6人的律师团队筹备了4条产品线,分别为股东和股权架构、劳资管理、创业融资和股权激励。郑并不着急同时上线所有的业务,他要单点突破,只打一种爆款服务。

10月10日晚,郑上线了米律2.0版,只提供股权架构法律服务。在网站开源了他们专业的合伙协议文本,还提供收费的个性化律师咨询服务。

上线前,郑已有50多万的订单,他计划用十几单跑通股权架构的客服、律师三级协同的服务流程,11月底前上线全部产品线。

注:郑明龙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做了12年律师的郑明龙,是个典型的处女座。

不敢行动

同样是律师,有没有自己的品牌,收入差别很大。人脉关系对律师来说很重要,关系多,案源就多,收入就多。可关系得靠时间去积累维护。刚毕业3年的郑捉摸,能不能用互联网给自己做品牌。

06年,郑明龙第一次触网,尝到了甜头。并不懂技术的郑,通过外包,做了厦门法律顾问网。其实就是一个企业风险管理类的法律门户网站。有自己的介绍,用户还可以在线咨询法律问题或者预约。郑笑着说,现在看没什么,当时在厦门还没有律师这么做。

郑的客户越来越多。通过和一些平台的友情链接,加上一些客户的宣传(郑有个客户是做公交语音广告的,经常播报他的网站信息),郑有了一些知名度。不到2年时间,他成为了所在律所的合伙人,提前在厦门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一般的律师做到合伙人,起码要5年。

此时,已有一些法律电商开始展露头角,郑暗中留意。2010年,袁岳代言了上海的法律管家(已关闭),郑觉得法律电商真的有戏,同时关注着国外法律电商的走向,如估值10亿美金的Leagalzoom。当时也想做一个法律平台。

触过网的郑明龙心里一直跃跃欲试,却不敢有所行动。我有专业的法律服务,却不懂互联网创业。11年,专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郑明龙,把服务对象慢慢调整为互联网创业公司。处女座的他亦步亦趋,一边做业务,一边学创业。

2年后,郑依旧没有行动。做平台,一要拿融资,二要花钱做地推。郑觉得事儿太大,要谨慎再谨慎。直到13年年底,他在微信开了个人微信公号(现已更名为米律),才悄悄打开了创业的门缝。

平时就好多人跟你咨询股权机构啊,股权激励啊,每次都是说了一遍再说一边,那我干脆就记录下来,你们去看。年初,他又注册了Z律师团公众号。让郑明龙吃惊的是,文章分享出去,来问他的人更多了。理论能看懂,但具体实践很多人仍摸不着头脑。

不做综合平台

去年4月,郑决定线下讲课。5月他做了法律创业课堂第一期。每堂课招募25个创始人,收费1000元/人。课堂包括股权架构、股东协议、合伙协议、融资、众筹等模块。郑说,收费是为了筛选真正愿意来学习的人。让他欣喜的是,每堂课都能来40人左右。最后,他把除去筹备费用后的收入全都捐给了泉州的一个收养了30多个孤儿的尼姑庵。

当月郑与请他教创始人陈远河成了厦门移动互联网创业俱乐部。天天和互联网创业者泡在一起,他收到的咨询求助也越来越多。

去年春节,郑明龙每天抱着《定位》看,再次梳理自己的创业思路。平台不是我能玩的,要有一个细分的定位——只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服务。郑说区别于综合的法律电商,他们都是会计、注册、法律一起做。

创业公司的法律服务是刚需,很多创始人却很难被满足。一般是找身边做法律的朋友。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通常只有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他是做股权的,你问他会计的事,他也懂,但是帮你做的并不专业。找不到熟人的去找律师事务所,律所的律师很不愿意接这种小额的单子。

网上或其他平台会提供免费的合同文本,但都是最基础的,在法律上来说,并不严谨。一边是创业者够不着的律所,一边是不专业的服务。郑感觉中间给他留了巨大的机会,他要用高效率低价的互联网方式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之后,郑找到了一个更小的切入点。平时很多亲戚朋友跟我要合同文本,我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通常我亲自写的合同文本至少一万块。那干脆做成标准的模板,免费开放。

只拿北京的钱

互联网小常识:在一般规模的网络系统中,尤其是一期工程的建设中,人们经常采用多个并行的GE/10GE交换机堆叠的方式来扩展端口密度,由一台交换机通过光端口向上级联,将汇聚层与接入层合并成一层。

5月12日,郑上线了米律网站,为创业者提供在线自动生成合同文本的免费服务。对郑来说,做起来很容易。我手下7、8个律师把16种合同进行了标准化,又花4万块外包做了网站。

上线当晚,就有一家深圳的投资机构邀约。幸福来得太突然,郑还是拒绝了。已经等了这么多年,既然做了就要做出声响,拿钱只拿北京的钱。

第二天,郑接到了洪泰基金投资经理王聪佶的电话。一周后,郑赶到北京。洪泰管理合伙人边江与他聊完之后说,你必须见见泰哥。见过不少法律项目的边江表示看好。

互联网小常识:入侵防护系统的分类:基于主机的入侵防护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防护系统(一般串联在防火墙与路由器之间)和应用入侵防护系统。

次日下午郑见到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你是谁?为什么边江一定要我见你。郑回忆,聊了半个小时,泰哥就问‘你要多少钱?’‘估值多少?’当天,郑与洪泰基金签了协议,完成了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

一向谨慎的郑明龙果断起来。从洪泰回来,他就给老婆打了个电话。洪泰投资我们了,我们家要搬到北京来。一个月后,郑的爱人和一岁多的儿子全搬到了北京。

投资方不介意我在哪里办公,但我一定要来北京。郑说,在北京就是在戏台子上唱戏,有人听。在厦门就是在戏台子上唱戏,被人听到太难了。

海淀黄庄地铁站前的老郑和小郑,身后是没有雾霾的中关村

6月23日,郑明龙拖着行李箱走出海淀黄庄地铁站,他在新中关前的空地上驻足,那天没有雾霾,中关村的一切都那么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郑与跟在他后面的助理小郑合了张影。他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写到老郑和小郑,终于来到帝都。米律,正式从这里启航。

按产品线提供服务

第二天,郑租好了在中关村长远天地的办公室,开始招募律师团队。厦门团队的律师都拖家带口的,说服他们来太难了。郑只从厦门带来两个助理,剩下的从北京重新起步。

在北京的两个多月,郑在筹划米律的2.0版本。最初上线的,只能生成合同文本,这次要加上律师服务。不同于其他平台的撮合模式,郑的2.0版米律按照业务线来提供服务。郑的团队已完成4条产品线,股东和股权架构、劳资管理、创业融资和股权激励不同的产品线之间可以协同办公,比律师事务所的效率要高很多。

在其内部,采用内部合伙制。律师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业务线,按照产品线业务考察业绩。每条产品线不超过3个律师,初级、中级、高级总监。郑说每条产品线的服务都会通过三级审查。

10月10日晚,郑上线了米律网站2.0版,只提供股权架构的法律服务。用户可以在网站免费获取创业合伙协议的文本,已有合伙协议的用户也可以将协议提交给律师在线诊断。还可以线下约律师进行股权架构的咨询服务。律师事务所的咨询服务在2万-10万都有,我们定价为中间合理区域。

产品先行

郑并不着急把4条业务全上线,他要单打一点。用2个星期把股权架构的服务走通,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完善服务,再上线下一条业务线。很多平台死掉全是因为服务不好,服务上不能跑得太快,会摔得很重。按照郑的节奏,4条业务线将于11月底全面上线。

客户这边郑并不着急。米律1.0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私心我要收费服务。一直没敢接单。2.0版本上线前,郑手里已有50多万的订单。先做十几单,足以把股权架构这条服务跑通。

接下来的推广,郑并不打算直接做C端,而是和孵化器合作。光洪泰创新工场就有60多个项目,目前已经和几个孵化器谈合作。平时,郑也会去3W、优米网去做嘉宾,分享法律知识。

近期,郑在筹备律法创业课堂第二期,仍然采用收费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米律带来一定优质的客户源。

产品线全上线后,郑打算用轻模式去其他城市复制,他定义自己为创业法律服务的’苹果’。苹果手机没有工厂,只有品牌和标准。郑计划先在北京验证好模式,在其他城市进行合伙人招募。

比如去深圳,找到认可米律的城市合伙人,复制米律北京总部模式,只需要按照米律产品标准和流程作业,服务当地创业者。郑明龙说,创业者本身就缺钱,在服务方式看,米律会考虑灵活的服务方式,包括创业法律投资,这块的空间和回报很大,但一定会坚持轻模式,就像北京总部的律师会控制在20人以内。

知识产权第一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IPRdaily】

IPRdaily是知识产权第一新媒体,关注全球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情报解读。欢迎大家投稿:iprdaily@163.com

互联网小常识:VLAN Trunk技术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存在的一条物理链路,而在这一条物理链路上要传输多个VLAN信息的一种技术。VLAN Trunk采用帧标签的方式,每个帧标签指定一个唯一的VLAN ID。划分VLAN的方法分为基于端口、MAC地址、第三层协议类型或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