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手抄报内容互联网app下载物联网行业前景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产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能否实现的基石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产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能否实现的基石。
如果说改变生活方式的是消费互联网,改变社交方式的是社群互联网,改变生产方式的是工业互联网。那能将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贯通并实现“交易平台+产业数字化”的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产业组织创新,中间层是资本运作、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基底则是产业开放创新生态圈。
当前,大量产业互联网还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家迫切要重识产业互联网技术逻辑、资本逻辑、商业逻辑、产业逻辑、生态逻辑,才能更好地服务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组织创新。
如今很多活跃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参与者,大多是搞技术、搞投资、要搞企业、搞学术、甚至是搞行政的,但很少有站在产业技术与经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重识产业互联网的来龙去脉与何处何从。如何全面审视产业互联网,不仅要从互联网上半场的孕育看下半场的发展,还要从经济社会演进的角度把握产业互联网的本质与使命。
互联网上半场更多是借助“互联网+行业”的模式,涌现出了很多B2B、B2C、B2B2C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越是一些并没有充足行业经验、产业基础、市场惯性的人或企业,越容易成为互联网上半场的先锋。
“互联网下半场”更多的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虚拟空间向智能终端中嵌、从智慧感知到智能运用,最终用供需两边通吃、跨界融合的产业思维打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互联网手抄报内容,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产业结构、组织方式与增长方式。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是通过2B、2F最终2C,从信息经济到平台经济;那么“互联网下半场”既可以通过2F、2B搞工业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来改变生产方式,也可以通过2C从改变消费方式到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贯通,生态经济成为平台型企业的重要发展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底盘强大的行业+互联网,并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才能成为新一轮业态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所以,互联网上半场是借助C端流量、市场需求反向配置生产资源,从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在互联网下半场,不是单纯地搞改变生产方式的局域网、封闭的工业4.0,也不是单纯地进行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而是在消费反向决定生产的基础上,再造新型产业组织方式。
如今,狭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是指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资源等行业优化作用,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推进产业发展,带来全新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服务体验的产业形态。
广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则是面向生产者、消费者等用户,通过在社交、体验、消费、流通、交易、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敏捷供应、提高消费体验,最终将生产方式(技术构成+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与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社交模式+消费体验)全面贯通的产业形态。
当前,产业互联网已成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涵以及重要途径,但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迷雾,因而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实践还存在不少误区。
究其本质,如果说电商互联网平台改变的是消费模式,社交互联网平台改变的是生活方式,工业互联网平台改变的是生产方式,那产业互联网则是整合供给与需求、工业与商业、虚拟空间与智能硬件以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将形成“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场景服务+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很多工业互联网之所以不是产业互联网,核心由于缺乏2C的充分数据与流量,难以真正实现消费端、应用端、体验端的反向配置生产资源,成为封闭的IT系统或高端智能化的智能工场。如今很多消费互联网+智能工场之所以不是产业互联网,在于没有真正实现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贯通。
伴随产业发展从第一产业物联网行业前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走向一维产业、二维产业、三维产业,产业互联网是很多正在推到重建传统产业跨过平台经济的二维产业,走向三维产业、高维产业的重要通道。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超越时空局限、锁定技术门槛、重塑产品形态、穿透商业疆域、走出企业边界、跨越产业界限,其顶层设计是站在产业组织的高度上,根植产业开放创新生态圈,在“交易平台+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中间件下把产业重新做一遍。
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开始强调“估值”,也就是企业未来价值。一个最有价值的企业,往往是以最少的投入、面对最大的市场、锁定技术门槛、以最快的成长速实现高利润、高价值。但这种理想的状态,在传统产业格局、市场格局、技术条件下往往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创业成活、企业成长与产业成熟过程中,其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能否超越时空的局限、能否锁定技术的门槛、能否重塑产品的形态、能否穿透商业的疆域、能否走出企业的边界、能否跨越产业的界限。在此判断下,产业互联网核心是需要形成六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超越时空的局限,就是通过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条件下,打破一个企业、创业经营发展的空间,从区域“小市场”到全国、全球“大市场”。在“大市场”做一个小事而取得商业成功,而非在一个“小市场”上做无数的业务堆积业务体量。二是锁定技术的门槛,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构筑屏蔽竞争对手的门槛,抢占战略制高点、技术主导权以及发展主动权。从科技、到高科技、到硬科技、再到黑科技,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到智能技术,将硬科技与软创新相结合。三是重塑产品的形态,就是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条件下,打破以往的产品或服务形态,输出或提供新的价值。尤其在很多领域,往往是以“软件+硬件、产品+服务、平台+终端、线上+线下”等方式呈现。四是穿透商业的疆域,就是不断优化交易模式,伴随从物物交换、货币交换、大规模生产、个性化定制等交易模式的演变,最终将商业模式嵌入到生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让产品、服务成为人们生产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乃至人功能的延伸。五是走出企业的边界,就是超越以往商业企业、工业企业、中介企业的界限,转而到产品企业、平台企业、生态企业的新语境。通过“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平台企业)-再去中心化(生态企业)”的路径,打破企业的发展边界互联网手抄报内容,优化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的组织发展方式、创新的发展方式等。六是打破产业的界限,就是穿透以往产业链、供应链条件下的价值链,转而进入开放创新生态圈条件下的价值网,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买卖的左右方等链式供应关系,转变为共生共荣、相互依存、自组织自成长、共同成长、一起赚钱及发展的创新生态关系。
某种意义上,产业互联网顶层设计近似于“钻石模型”。顶层是产业组织——体现为产业互联网公共政策的逻辑,其主体是政府、平台企业、大企业、投资机构等产业组织者,尤其在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是发挥创新型服务政府引导作用。底部是创新基地——体现为产业互联网生态的逻辑,一些利益攸关方如何更好地围绕不同场景、需要、交易、供应等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圈,并促进业务下沉和资源配置等。中间的三角分别是资本运作、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共同构成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逻辑。其中,一是资本的逻辑,不仅包括创业投资如何参与产业互联网,还包括如何借助股权纽带整合产业,亦包括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互联网重要体现;二是技术的逻辑,不仅仅是安全、数据、网络,核心是借助高端软件及数智技术实现全供应链的产业数字化;三是商业的逻辑,核心是建议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从第三方平台走向第四方平台,并优化商业模式。
本文所阐述的产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核心是站在产业组织的高度上,根植产业开放创新生态圈,探讨如何在“交易平台+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中间件下,用产业互联网把产业重新做一遍。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并非产业的互联网化,而是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起到产业组织作用,进而重构传统产业价链。在这个产业组织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从产业价值链到产业价值网的认知升维,还需要实现从生产函数滚动增长到生态指数增长的发展目标,更需要从服务型政府向创新型服务政府转型的前提保障。
从工业经济到创新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主轴与认识升维,就是从以往的“产业价值链”到“产业价值网”。其背后的规律是产业发展从产业模块化发展到了产业生态化发展新阶段。在产业模块化条件下,产业价值链运动规律是分解融合,呈现出线性增长发展趋势;但在产业生态化条件下,产业价值网的运动规律是融合跨界,可能会产生爆发成长趋势。以往的“产业模块化”,就是某一行业一体化或产业的价值链结构逐渐裂变成若干独立的价值节点,通过各价值节点的横向集中、整合以及功能增强,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运营的价值模块制造者以及若干模块规则设计与集成者的产业动态分化、整合的过程。其本质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分解再分解、融合融合再融合。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从以“投入-产出”为代表的生产函数到“输入-输出”为代表的生态函数。其生产要素是在场景拉动、智能引领、数据驱动物联网行业前景、平台带动、生态赋能以及流量聚合,形成开放、多元、活力、共赢、高效的创新生态圈与全新产业组织方式。这种“场景拉动”,就是围绕需求再造与需要挖潜,通过数据、内容、服务、工具、体验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消费空间、应用空间或想象空间等,实现业态创新;“智能引领”就是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以及其他新技术、先进制造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构成、新的技术架构、新的组织方式,最终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数据驱动”就是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等转化为数字流及其价值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供应链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资源共享、互联融通、开放创新、优化配置以及快速生成,加快互联融通;“平台带动”就是从做事到做局,不断优化企业作为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集群作为产业组织方式之间的关系,打破企业边界、商业疆域、产业界限,带动产业组织创新;“生态赋能”就是从中心化的平台到去中心化的平台的平台,形成开放创新、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伴随产业跨界融合,政府工作同样需要跨界融合,核心是从公共行政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走向创新型服务政府。作为地区创新生态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其基本内涵是“第四方新型产业组织者+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者+第二方精益服务提供者”。“第二方精益服务提供者”是原来公共服务的范畴;“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者”,是指政府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来承担,而是通过引入高水平专业服务机构,集成社会资源来提供相应高质量服务;“第四方新兴产业组织者”,强调的是政府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主导”而不“主体”的作用,更多是突出新兴产业组织者的角色,强化产业引导、搭建创新平台、构筑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传承良好氛围。从服务型政府到创新型服务政府,不仅要观念领先,保持自身对新事物的敏捷敏锐敏感,不再走工业经济的老套路、老模式;还要创新驱动,引导全社会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塑造共生共荣发展生态,形成政府引导、产业导向、企业主体、高校院所等支撑“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产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与建设运营更在于业务架构与商业逻辑,只有以产业跨界的新思想驾驭“平台+生态”的新模式、以“平台+生态”的新模式架构“以用户需求为起点+以行业应用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网络/平台/安全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新技术,才能以产业互联网新技术驾驭新业态,形成反向设计与逆向创新。
当前在国内外不同行业、领域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网app下载、产业互联网平台、产业物联网平台等,制造业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有浓厚的智能工场烙印而与消费端交互不够,大型电商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有浓厚的流量驱动但又底盘不硬,消费社交平台推广的产业互联网偏向企业商务,不仅鲜从产业思维上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工厂与工场进行跨界整合,还难以从科技中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打通,出现“多面开花,但少有重磅炸弹”的局面。
产业互联网是数据驱动的产业组织,只有产业实现了数字化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在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形成如下发展范式:一是加快数智新研发,从产业端出发面向需求导向进行逆向创新,加快数智技术创新与应用;二是培育数字新形态,形成线上线下、云端云台、数智兼备、器网结合、智联生态、智能感应的经济新形态,培育有硬科技属性、平台属性、跨界属性的新物种企业;三是加快数字新基建,着力构建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打造物联感知、高速泛在、融合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打造超级智联生态;四是开辟消费新场景,将数据、内容、算法、体验、服务、硬件等有机结合;五是优化要素新供给,将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场景需求、平台组织、生态赋能紧密结合,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六是保障网络新空间,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制度,壮大物联网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业态;七是营造创新新生态,围绕“政府搭建平台、市场开辟赛道、企业成为赛手”,形成更有活力、生命力、竞争力以及影响力的创新新生态;八是加快产业新治理,用数字技术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治理问题,以社会建设带动经济建设。
如今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不仅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组织者,更是政府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产业互联网作为投资平台实施股权投资,是将股权纽带作为产业整合的基石;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互联服务体系的入口,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突破口,最终形成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产业投融资体系。
我们常说产业技术发源于技术创新、成就于金融创新,体现为产业组织方式的演进。在此过程中,创投机构不仅成为产业互联网组织者,还将成为政府财政资本、政府引导基金的重要合作方。在创投机构参与产业互联网过程中,主要有如下机制:一是创意挖掘机制,新兴产业发展依赖技术试错、企业试错、产业试错、区域试错等,微观基础的发展前景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需要借助具有洞察力,让原创的思想、创意更加超前;二是创新循环机制,借助创投机构弥合产业互联网对接空隙的重要环节,促进创新资源、产业要素的高效对接与双向流动互联网app下载,打通创新循环的瓶颈环节;三是创业辅导机制,产业互联网在起步阶段面临各种考验,亟需高水平的创业指导,将原创思想、技术孵育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伴随以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及财政改革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迫切需要借助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创新产业扶持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迫切需要借助投资机构转变财政资金配置方式,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迫切需要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搭建地区性或行业性产业互联网平台,进而创新产业扶持及组织方式。
产业互联网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既需要政府发挥培育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大量创业投资、社会资本的注入。目前很多创业投资、社会资本专注于成长型或成熟型企业,投机倾向较强。更需要一批专业投资产业互联网的投资机构、耐心资本。这些投资者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而且具有深厚的业界人脉、行业背景和管理经验,能够将具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原创想法从众多想法中挖掘出来。很多时候产业互联网平台是具有战略投资、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财务投资等方面的投资平台、创业创新平台。正是借助不同形式的投资,让产业互联网中的不同企业、个体建立起股权纽带,才加快了产业跨界融合与资源有效配置。
产业互联网所“互联”的主要是供应链,也就是从一个核心企业或者是一个产业的上游出发,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整个物流过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价值再造过程。上中下由多个行业互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产业;多个产业互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产业跨界;多个产业基于互联网形成互联,就成了产业互联网。如今投资机构进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资本逻辑,便是基于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是核心,“供应链”则是一个定语。供应链金融是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而来的,是借助产业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如今,供应链金融站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依靠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智慧供应链将成为主流。之所以诸多企业、机构可以为产业互联生态圈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因为这些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掌握到融资需求方的交易信用,可以控制产业链上客户交易风险,为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产业互联网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几乎成了标配。上文之所以说是“交易平台+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核心是因为产业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多流合一,也就是商品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联网行业前景、数据流等保持一致。这其中,最关键、最具备时间价值增值的是资金,这是供应链金融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而言,单个企业去搭建一个单纯用于交易功能的平台是没有前途的;而传统的仓储企业、物流企业如果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或运输,但脱离了交易、供应链融资,服务增值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客户粘性也不会很强。只有将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作为进入产业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入口,才能真正构筑起产业互联网的商业生态与创新生态。
产业互联网,更完整的叫法是“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的基础功能是能够产生和促进交易的平台。只有建立以交易为目的的平台,才能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但是单纯的交易平台仅仅是消费互联网,只有面向产业创新生态,从第三方的平台化走向第四方的生态化,才能成为真正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今进入产业互联网下半场,将涌现出若干新赛道、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下半场,不仅对传统消费互联网产生了升级改造,还打开了生产制造封闭的IT系统,亦拓展了社群互联网的交互性;不仅在产业互联网条件下将生产与消费贯通,还在产业物联网条件下将产品服务、软件硬件与供应关系、创新生态有机结合;不仅在人工智能下拓展了商业疆域,还在平台赋能下提升产业组织,更是在数字内容融合下创造了新场景,最终出现了十大突破口:
一是消费互联网下的流量商务。在互联网下半场,消费和互联网并非完全是过时,逐步从电子商务到流量商务。在流量商务条件下,往往是前中后台思维。前台是基于手机端APP,后台是处理、消化、支撑系统,中台是数据中台。一个好的流量商务业态,或者是流量爆发,既不在于APP,也不在于后台系统,而在于具有较大业务衍生、精准匹配的数据中台。
二是工业互联网下的智能制造。在工业互联网带动下,数据、智能、互联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与组织方式,而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智能无人系统等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云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智能协同制造等大量涌现,成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是社群互联网下的社群服务。如今很多社群服务已经从基于传统信息技术1.0的社交网站、社交媒体等,进入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2.0的社交服务业方向转变。往往是借助云计算把撷取、处理、整理好的大数据,通过移动设备传输到能创造价值的终端,在社交商务情景中把这些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的生活(产)方式。
四是产业互联网下的新型连锁。这里所讲的新型连锁,是基于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将分布式的、连锁式的分销前台、分供前端,与大批量生产、个性化定制等后台供应结合在一起的新业态新模式。这种新型连锁的核心是生产、消费之间产生产业组织作用,优化创新链及商业生态。
五是产业互联网下的企业商务。伴随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一批消费互联网企业在以往C端业务体系、客户流量等基础上,加快向B端方向发展。核心是从改变个人的消费模式、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向改变企业生产方式、商务方式方向发展。
六是产业物联网下的智能终端。如今一批智能终端作为数据采集、移动传输、使能应用的入口,加上后台的数据分析、网络存储、平台运营以及云制造等物联网行业前景,充分与若干场景应用相结合,实现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最终嵌入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产品(服务)形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消费端的重要体现。
七是产业物联网下的物联生态。一批能够将传统供应链转化为全新创新生态,将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转化为数据流、价值流以及利润流,并实现线上与线下、产品与服务、互联与物联、软件与硬件、供应与生态、前台中台后台等相结合,就形成了物联生态,衍生出一批全新经济模式、商业业态与商业模式。
八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垂直应用。伴随数智技术的出现及其与不同的行业、市场、应用相结合,出现了一批在专业领域的垂直应用。往往以人工智能发展为突破口,强化深度学习(智能算法)、云计算(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要素)沉淀、累积及应用,插上数据驱动的翅膀与智能赋能的手脚。
九是数字内容融合的场景体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伴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在生活消费、文旅娱乐、城市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出现了一批将数据、内容、网络、服务、设施、终端等相结合的新经济模式、商业业态与商业模式。核心是从产品终端、场景服务、行业应用、市场交易、商业运营反向资源配置和开展逆向创新,整合生产商、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创造新的业态与新的市场。
十是平台运营驱动的腾云驾雾。伴随云计算的出现与应用,边缘计算、混合计算、认知计算、量子计算等进一步涌现,他们和而不同或共同作用,正全面颠覆经济形态与商业模式,将逐渐颠覆价值链各环节,产生一批从消费级各类应用、到平台级各类应用、到区块链的各类应用、再到产业级各类应用物联网行业前景,进而出现一批腾云驾雾的新兴企业。
在消费互联网“中心化”条件下,要么平台化,要么被平台化;要么被别人平台,要么平台化别人。但在产业互联网“去中心化”条件下,将形成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组织自成长的生态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合伙人取代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成为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单元;场景创新成为产业互联网着力点互联网app下载,也是产业互联网价值再造的重要空间;借助高端新经济生态圈实现爆品下沉,则是产业互联网存在的重要目的和使命。
在平台化的组织分工下,业务单元、经营实体、执行主体呈现出小微化、自组织、自成长、生态化和合伙制等趋势。如果以往的产业价值链互联网手抄报内容,具有产业组织能力与产业主导权的是大企业、跨过公司,那么中小微企业是其“手脚”,“个体户”则是末梢。在产业互联网平台条件下,合伙人可能的是独立的、可能是相对独立的、可能是有股权关系的、可能是企业内部的,合伙人成为小微化、自组织、自成长、生态化的核心载体与制度安排。
一般而言,场景业态创新就是围绕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市场交易、终端服务、消费体验等,从正向配置资源的链式创新到反向配置资源的逆向创新。对于产业互联网意义上的场景创新,核心是围绕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交易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治理方式等具体应用开展单一性、系统新地创新,在用户思维下融合了产品、服务、体验、空间的综合创新生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需要推动开放包容的制度创新,营造场景创新及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制定兼顾监管与促进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采购、试点示范、相关牌照资质优先发放等多种形式,创造对原始创新相对包容的商业环境;支持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内的高端创业、前沿科技创业、潜在独家首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等,加强对高端创业创新企业在技术研究试验和场景示范应用的支持。
通过新经济的产业创新、组织创新、生产创新、价值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市场创新,分别把产业、园区、供需、企业、产品、运营、市场重新做一遍,实现“下沉爆发”。
一是在产业创新上,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无,用新经济把产业重新做一遍。坚持“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发展思维、商业模式与产业业态”发展理念,借助新经济条件、组织模式与业态形态等,打破产业界限、企业边界、商业疆域、技术高原,用新经济把产业重新做一遍。以舟山的渔业为例,不仅可以通过产业互联网将渔业从低段位的一产、二产、三产贯通,还可以“5G+卫星互联网”将渔业上升为高维的海洋经济。
二是在组织创新上,从产业集群到产业族群,用新经济把园区重新做一遍。大力发展具有产业跨界融合、企业互联融通、资源高度聚合互联网app下载、空间服务耦合、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互联生态,加快支持产业园区从物理集聚走向生态化、从物理空间走向高维世界。以往的“专业园”将重新定义,更多的需要同类经济模式与经济形态的创新主体实现聚合和衍生;以往基于物理空间的连片发展也毫无意义,虚拟园区、数字园区将颠覆以往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三是在生产创新上,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用新经济把供需重做一遍。从工业时代、产品思维以及生产正向决定消费条件下的以产定销到新经济时代、用户思维以及消费反向决定生产条件下的以销定产,强化外部需求反向配置内部生产的配置机制,加快从互联网上半场的流量驱动到互联网下半场的数据驱动,以需求侧创新带动供给侧改革,最终用新经济把供需重做一遍。
四是在价值创新上,从上云用数到下沉赋智,用新经济把企业重新做一遍。“上云”就是借助虚拟空间打破企业经营发展的时空局限;“用数”就是通过从死的信息到活的数据让企业打通经络更加富有灵感和动能;“赋智”不仅让企业拥有大脑储能孕能,还能借助很多行业级的“四肢”与产品级的“手脚”使能释能。“上云”是出发点,“用数”是立足点,“赋能”是落脚点,只有形成“上云用数赋智”环环相扣,才能用新经济把企业重新做一遍。
五是在产品创新上,从产业价值链到供应链,用新经济把产品重新做一遍。在产业互联网条件下,迫切需要在以供应链数智化的带动下加速金融化、平台化、生态化,最终以供应链整合提升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整合提升互联网手抄报内容,最终形成以供应链整合为牵引,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为接口,以战略投资实施为股权纽带,实施产业整合、产业组织、产业促进,实现新产品构建与新业务板块重组。
六是在运营创新上,从前台后台到中台中场,用新经济把运营重新做一遍。伴随制造即服务、产品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生产与消费、需求与供应高度结合,迫切需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平台思维的带动下搭建数字化的数据中台、产品化的业务中台、平台化的运营中台,更好地整合前台后台。譬如,很多平台企业在加速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加快形成“大后台大后方、强中台硬中场、小前端轻前台”的运营结构。
七是在市场创新上,从发现蓝海到降维打击,用新经济把市场重做一遍。打破在以往低段位、低维度基础上,在产业链、价值链、区域链、供应链上寻找挖掘蓝海,更多的是借助高维世界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通过“降维打击”,穿透红海的产业价值链,进入新的产业价值网,设定行业景框、设定游戏规则、重构市场空间、创造市场需求,用新经济把市场重做一遍。
政府培育与扶持产业互联网过程中,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把握产业互联网跨界融合属性加快建立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并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提高产业组织能力与产业治理能力,赋予产业互联网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产业互联网的“钻石模式”,顶层是产业组织,这也代表了培育产业互联网的公共政策基本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所为”就是说要优化制度产品供给,创新组织方式、优化创新结构,是立法度、多备案、搭平台、建体系,是允许市场主体去试错,是营造能够发挥企业家创造社会财富的根本动力的营商环境。“有所不为”也就是说尽量不要直接参与和控制资源配置,不再简单地用过去税收返还、财政奖励、项目支持、土地指标等粗放式的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不再是简单直接地‘“给项目”、“给合同”来短期刺激企业、输血企业发展。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直接选择一批本地产业互联网企业,然后直接“安排”本地的制造业企业加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当中,而没有具体考虑到这些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实际情况,使得“上平台上云”的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产业互联网的“钻石模式”,底部是产业开放创新生态圈,站在生态培育的层面来看,需要在设计者、建设者、参与者、维护者等不同主体之间,形成跨界融合协同推进机制,解决企业间联系松散、产业间链接不深、要素流动受阻等痛点、难点。
产业互联网要能实现跨界融合,需要三类角色进行搭配,即领军企业(以工业互联网企业等为代表)、专业机构(以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代表)、平台组织(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为代表)。进一步来说,以领军企业、专业机构、平台组织为“牵头人”,在领域选择、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平台建设、技术创新、项目落地等不同方面,与地方政府形成新型政企合作关系,共同在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上开展顶层设计,让培育产业互联网的“设计感”、“路线图”、“执行性”更清楚、更突出。产业互联网的中间三角是资本运作、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共同构成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逻辑,进一步来说,需要建立起“六个一”的促进机制,即1个产业赛道、1个技术创新源头、1个头部企业、1个平台机构、1个产业基金、1个产业大脑。产业赛道是指聚焦明确的产业方向和重点领域,这样更有利于让产业互联网平台去打通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创新源头是指能够进行场景应用的技术创新源头,加强以新一代信息为代表的技术集成应用;头部企业是指通过主导设计、创新场景、流量驱动、信任背书等方式推动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的领军企业;平台机构是指能够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用”各类资源整合的第三方机构;产业基金是指具有赛道投资属性、资源配置能力,能够打通产业互联网三角关系的投资基金;产业大脑是能够为产业治理提供数据、认知和决策支持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在“六个一”机制上,进一步发展成熟诸如新场景发布机制,新赛道培育机制、新物种培养机制、新研发合作机制、新基建共建机制等协同推进机制。
11月4-5日,盛景嘉成基金合伙人【颜艳春】、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将现身上海,坐镇万联数字供应链与产融创新研修班,从资本市场、产业实践视角,带你理清资本市场对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估值逻辑,并给出构建和优化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