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图片大全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回望整个移动互联网十年的发展轨迹,那些做成的和失败的事情,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共赴下一个开发十年提供了哪些智慧?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是 21 世纪初的 KJAVA(J2ME)和 WinCE手机,以及 GPRS的 2G网络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回望整个移动互联网十年的发展轨迹,那些做成的和失败的事情,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共赴下一个开发十年提供了哪些智慧?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是 21 世纪初的 KJAVA(J2ME)和 WinCE手机,以及 GPRS的 2G网络。我们称其为移动互联网第一阶段,也就是 2001-2007 年。而 2007-2017 年,则是移动互联网第二阶段。
2001 年以前的手机中国移动图片大全,是不可编程的纯通信设备,后来,多普达(HTC)和摩托罗拉,开始推出触摸屏手机,这些手机提供了编程平台,但是想开发和安装应用却也非常地费事儿。
进而,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围绕触屏和非触屏,手机 OS 发展出两大阵营。诺基亚发展 Symbian 系统,占据了非触屏手机的主导地位;由 J2ME 和 WinCE 分化出来的 Smartphone,以及 Qualcomm 的 BREW 平台,分食其他份额。而高端触屏市场,微软的 Pocket PC(后改名为 Windows Mobile)、摩托罗拉的Linux以及索尼爱立信基于 Symbian 发展的 UIQ 用户界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伴随着手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各种系统百花齐放。后来基于 MTKT的所谓“山寨机”和 BlackBerry 都曾红极一时。
在 iPhone 到来以前,开发是碎片化的,开发者需要为不同 OS 开发不同的应用,并且因为安装和体验应用都不够方便,所以开发者的 ROI 很低。生态就像鸡和蛋,没有开发者生产精品应用,用户也不怎么爱用应用,由此电话、短信、彩铃成为了巨大的产业。
尽管彼时业内也有一些商业化的跨平台开发工具,比如 Mkey 无线中间件,但集中在企业市场,对大移动互联网影响甚微。
倒也不是当时的手机厂商故意制造碎片化,诺基亚联合摩托罗拉、爱立信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结合 Psion 的技术成立了 Symbian公司,后来还拉了三星进来。这个公司的产品就是 Symbian OS(塞班系统),虽然大多数人以为塞班等于诺基亚的 OS中国移动图片大全,但其实它的初衷并非如此。只是诺基亚在 Symbian 上过于强势,其他手机厂商使用 Symbian 将造成手机销售劣势,所以后来诺基亚干脆收购了 Symbian 公司,不过这钱也白花了,因为没两年诺基亚就投靠了 Windows Phone 阵营。
当时在通信行业已经有很高的呼声来推动 3G 发展,但运营商们总是犹豫一个问题 —— 3G 投资那么大,需求和商业模式在哪里,没那么多人需要高速网络,新增这么大投资有什么用?
这个没有实体键盘但拥有极佳触摸体验的大屏手机,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上网和使用应用的意愿。乔布斯当时赌了 3 个功能 —— 邮件、Safari 浏览器和 Google 地图,他赌对了。
iPhone 第一代虽然没有 3G 模块,但它很快推出了打中运营商七寸的 iPhone 3G。运营商一直需要一个推 3G 的理由,而 iPhone 3G 实打实地帮助运营商大幅提升了数据流量的销售额,这个标杆效应非常明显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导致运营商都非常喜欢推 iPhone。而在国外,运营商是手机销售的关键。
乔布斯天然能引领科技时尚,再加上运营商这个关键渠道,iPhone+3G 一时间飞速发展,震动了整个手机通讯行业。
可以说,乔布斯判准了 3G 时代的到来,用户需要一种新的手机 —— 以数据和应用为主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抛弃过去手机就是通讯设备的传统定义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然后在 3G 前夜大力气投入研发,以差异化定位而崛起。iPhone 使用大触屏而舍弃物理键盘,强化 Safari、Google 地图、Email 等核心应用的体验,构建 App Store 降低应用发行门槛,提供 Objective-C 语言及 Xcode 开发工具建设开发者生态。要知道,当时老牌通信设备商们并没有把来自圈外的硅谷公司当回事,他们擅于通信,对互联网级的用户体验、应用及开发生态的感觉,真的不如 Apple。
但结果是,iPhone 确实重新定义了手机。如果你想打电话,诺基亚仍然是更优的选择,但如果想在 3G 时代玩点新鲜的数据应用,那么 iPhone 的体验秒杀上一代设备。不过,iOS 虽然号称是基于 Unix 更智能的 OS,但这个 OS 上没有应用让乔布斯头疼,原来 macOS 上的开发者也不多,于是乔布斯想到了 HTML5。
当时 HTML4 有两个问题,一是被微软的 IE+Adobe 的 Flash 垄断,私有标准充斥互联网;二是 HTML4 的设备调用能力不行,需要补充大量手机能力。而 Google 也是看不惯互联网被微软和 Abobe 垄断,于是与 Apple 联合推广 HTML5。
不过,随着 iPhone 的火爆销售,乔布斯开始重新审视应用生态,他发现 Apple 已经具备独立建应用生态的能力了,再加上 2008 年时 HTML5 距离正式定稿还很遥远(2015 年才正式定稿),于是 App Store 出现了,这个封闭的生态成为了 Apple 的超级现金奶牛,而 HTML5 则被抛在一边,发展更加缓慢。
在早期,开发者从未获得过如此多的流量和变现机会,对 App Store 大加赞扬。但现在,30%的苹果税已经成为众多开发者的噩梦,尤其是虚拟物品支付、直播、知识付费等行业的开发者。
但无论如何,iPhone 的成功是值得分析的标杆案例,而诺基亚、摩托罗拉、微软的失败,以及 Android 的成功,也都是值得分析总结的。
当然,在 2007 年时,诺基亚对 iPhone 很是不以为然。诺基亚想的是,最多高端触屏市场被 iPhone 拿了,看起来 Windows Mobile 和摩托罗拉 Linux 压力更大,而诺基亚主流的非触屏市场不会受影响。
或许,手机厂商们仍可以各自差异化发展,但这个时候 Google 和微软 2 个巨头搅合进来了。
微软和 Google 的高管看到了 3G 将带来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他们能更敏感地察觉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微软在移动设备上一直长期投资发展,从 WinCE、Pocket PC 到 Windows Mobile,产品一直在演进。而 Android 其实也是 2003 年就成立的老兵,2005 年被 Google 收购。
但同时它们也看到了一个问题 —— iPhone 利用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优势,做出了最佳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电池和内存使用上,不与手机厂商深度合作,无法达到 iPhone 的水平。这时,微软瞄准了诺基亚,这个曾经 Windows Mobile 的老对头、当时最大的手机厂商。
此时,移动互联网史上的著名人物埃洛普(Stephen Elop)出场了,这位时任微软副总裁跳槽到诺基亚当 CEO,成为一个惊天变化的关键人物—— 将如日中天的诺基亚搞衰落、让微软失去了移动互联网。
虽然埃洛普去了诺基亚,但诺基亚从不觉得 Windows Mobile 比 Symbian 更好,而微软当时的 CEO 鲍尔默抛出了两个绣球 —— 我们在重新研发更好的 Windows Phone 系统;只要诺基亚使用 Windows Phone,我们就高价收购诺基亚。
当股东和 CEO 对微软充满期待时,他们错失了利用当时的优势地位自救的最后机会。当迟到的 Windows Phone 出场时,格局已定。
而摩托罗拉,同样拜于 Google 之手。好好一家企业被分拆,内乱、人才流失不断。Google 抛出的绣球是我们有意收购摩托罗拉,但我们对通信业务不感兴趣。然后摩托罗拉的股东就决定分拆摩托罗拉的设备和通信业务,通信业务合并给了诺西。折腾几年才分拆完成,但后期 Android 已经发展起来,Google 已不那么关心和某家硬件深度整合打造完美体验了,反而担心打造自己的手机会伤害 Android 生态圈的其他手机厂商。但 Android 阵营需要专利,这是 Google 的短板,于是摩托罗拉把自己的公司+专利卖给了 Google,进而这些专利被免费授权给所有摩托罗拉的竞争对手。最可笑的是摩托罗拉自始至终是 Google 的 Plan B,当 A 计划成功后,摩托罗拉被无情地甩卖给了联想。
iPhone 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引子,微软的错误战略和 Google 的 Plan B,加上诺基亚、摩托罗拉股东的短视与贪婪,最终造成了这个经典的商业失败案例。其实不止诺基亚、摩托罗拉,90%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而非对手。
当然,我们还应该总结 Android 为什么会成功,以及 Google 的 Plan A 到底是什么?
2005 年,Android 被 Google 收购后,只是一个还不错的 Linux 手机 OS,比起更低功耗的 Symbian,Android 在当时并没有多强的优势。但“手机终将需要强大 OS”的信念支撑着 Google 对 Android 一直认线 年 Android 新版做得差不多但还没发布时,iPhone 发布了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这惊到了 Android 的创始人 Andy Rubin,他看到了多点触摸在网页及照片浏览上的性优势,他清楚强大的 Safari 能打开 3G 大门,也清楚拍照和照片浏览将一直是手机的重要功能。
于是中国移动图片大全,Android 不得不调整发版计划,重新做多点触摸。同时 Android 还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那就是废掉 Linux 的原生语言 C,改用 Java 做应用开发语言。
Android 性能本就不如 Symbian,Java 是跑在虚拟机上的,性能再次打折。为什么要如此冒险?对于一个 OS 而言,生态是核心和根本。微软当初起家,就是每个
厂商准备开卖时,微软都会去讲:我们可以提供运行在你的微机上的 Basic引擎,给你的微机填充大量应用。事实没有应用的微机是卖不动的。手机刚开始只是一个打电话的专用设备,如果要发展应用生态,那必须想办法吸引开发者。如果当初坚持让开发者使用 C 来开发应用,估计现在也无法想象世界第一大 OS 是 Android。
群体,使用 JavaScript 做应用开发,对当时的硬件设备要求太高,直接被放弃。Java 程序员群体就成了 Google 日思夜想意图俘获芳心的群体,并且当时市场上还存在不少 J2ME 手机开发工程师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为了让 Java 程序员给 Android 开发应用,Google 倒推模型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收购 JVM 优化公司、对 JVM 使用硬件进行加速、通过 Eclipse 插件制作 ADT……在 2007-08 年,Android 终于脱胎换骨,成功担当起了 iPhone 狙击者的角色。
虽然 Android 还是要比 iOS 差一点,但比 Symbian 和 Windows Mobile 更适合 3G 时代使用。且当时拿不到 iPhone 销售权的运营商,以及被 iPhone 节节冲击的手机设备商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并且在当时,iPhone 有个策略,每个地区只和一家运营商合作。这注定了产业需要培育一个 iPhone 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如果彼时 iPhone 的运营商网络政策更开放,格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iPhone 在 2007 年初开发布会,9 月正式发布。11 月时,Google 成功地攒起来 OHA 联盟,召集全球感受到 iPhone 威胁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一起开发开源的 Android。
这个过程其实也不快,直到 OHA 联盟成立一年后,第一款 Android 手机才上市,比 iPhone 晚了 1 年多。
至此可以显见,Google 的 Plan A 便是和所有手机厂商合作,成为他们的 OS,同时 OS 开源、免费,而 Plan B 则是前文所述的收购一家手机厂商。后者的意义在于 —— 防止 A 失败并实现软硬件一体,以打造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既然微软盯上了诺基亚,那同在美国的摩托罗拉就成了 Google 的心仪对象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不过,当时手机厂商的态度是莫测动荡的,大家在使用 Android 和各自优化之前的系统之间摇摆不定。诺基亚初期一方面尝试改进 Symbian,还联合
做 MeeGo,但同时也在试水 Android,后来干脆投靠了微软,而摩托罗拉也在过去的 Linux 和 Android 之间摇摆。毕竟 Android 能不能成,是不是够好,大家心里也没数。这个时候,唯一不摇摆的是三星。
不像诺基亚有 Symbian、摩托罗拉有 Linux,三星过去没有像样的 OS,它的设备只能运行基础的 J2ME 程序,偶尔还用下 Windows Mobile 系统。
HTC 推出 G1 后,引发了微软的强烈不满,HTC 过去可是 Windows Mobile 阵营里最大的设备厂商,可以说 HTC 是靠着微软起来的。也是在微软的压力下,HTC 初期在 Android 上的投入也不够坚决(2017 年 9 月,Google 收购了部分 HTC 手机业务,并包括一些 HTC 专利的非独家授权)。
所有大厂里,唯一一个全力做 Android 手机的,就是三星了(据闻三星也内部评估过自研 OS 的可行性,但数千人年的投入让高层犹豫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 Android,至于 Bada 及后来的 Tizen,都是未做很大投入的制衡策略)。即使又晚了一年,2009 年三星推出的第一款 Android 手机上市后,就踩到了风口上。
当时所有运营商抢着和 iPhone 签合同,但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幸运儿,其余签不到 iPhone 的运营商就拼命推三星的 Android 手机。还记得 2009 年中国联通拿到 iPhone 的独家销售权后,iPhone+3G 帮助中国联通业绩大增。
这么多年来,很少遇到一个手机能左右运营商的业绩。痛苦不堪的中国移动只好压着三星出 TD 的 3G 版 Android 手机,疯狂补贴,阻止中移动用户离网率的快速上升。然后就慢慢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由于拿到 iPhone 销售权的运营商是少数,三星竟发展成了第一大手机厂商,一路超过了诺基亚中国移动图片大全、摩托罗拉、iPhone。
在 3G 时代,Apple、Google、三星崛起了,而诺基亚、摩托罗拉、微软没落了。崛起的共同特点是把握住了时代机会,以新时代的眼光要求自己的产品,颠覆了过去。而没落的共同特点是享受了旧时代的成功,没有勇敢、及时地自我。
在 2007 - 2012 年,5 年大战后,移动互联网第二阶段分出了胜负。以 iOS+Android 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伴随 3G 的到来,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
而在中国,发生了一个特殊事件。2010 年,Google 宣布退出中国,其所有网络服务,在中国境内都无法访问。Google 这个决定错失的不止是巨大的搜索市场,更错失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损失已经无法用百亿美元来衡量了。
也是因为这样,Android 的开源政策,以及服务无法进入中国的特殊国情,创造了一个特殊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其中,小米以优化更好的 Android
起家,几年内迅速崛起。之前在深圳的电子消费领域深耕已久的厂商们,也各自定制 DOM,虽然共享了 Google 创造的 Android 应用生态,但分发服务的收入都进到了自己的兜里。当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里,最值得说的一件事,那就是微信。这个 2011 年发布的产品,在几年里迅速成为国民应用,目前已经有 10 亿活跃用户。
其实这个市场在移动互联网第一阶段叫 PTT(Push to talk)。IDG 曾投资了一家叫
CA 的公司,是早期 PTT 领域的代表,但他们没有熬到第二阶段就被收购了。在 3G 以前,在普通用户眼里,GPRS=慢+贵。在 2010 年时,业内已经可以预见,必然会出现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式即时通信产品,运营商的通道化下沉已经无法避免。但更多人相信 QQ 会干掉米聊、飞信,无人预料到在广州的张小龙拿出了微信。
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小龙的宏观战略、细节体验等无数正确决策。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值得国人骄傲的产品,硅谷那些自诩为 IT 先锋的人也不得不尊敬和学习微信。
从即时通信、公众平台到移动支付中国移动图片大全,微信的跳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也改变了中国。尤其是微信对支付市场的教育,让中国人提前进入了手机支付时代。现在除了缴停车费,我实在没有其他地方使用现金了,这种生活在国外难以想象。
而我们的移动支付也不止是简单的付款,基于其上的生态在快速繁荣,我们今天追逐的一个一个热潮 —— 共享单车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共享充电宝、自助贩售机……试想如果没有移动支付的普及,这些创业机会根本不会存在。
微信的第四级跳是小程序,2017 年 1 月 9 日,在 iPhone 第一代发布会的十周年纪念日,微信发布了小程序(iPhone 是 2007 年 1 月 9 日发布,但 2017 年的十周年 iPhone 发布会改在了 9 月 13 日)。
和 Google 的 I/O 大会,是开发者业内的朝圣会议,现场一票难求,无数人熬夜盯直播。每次会议后,都会诞生一批新创业机会,无数开发者琢磨如何利用大会公布的底层新能力做点什么。可是慢慢的,这些会议冷下来了,刚开始,人们在抱怨,又一个创业机会被 OS 直接做了;再后来,人们在调侃,iOS 和 Android 互相抄了什么功能;再后来,人们已经不关注了。2017 年,毕竟是 iPhone 十周年发布会、也是乔布斯剧场的首次亮相,这个硬件发布会还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但 iPhone X 交出的是一份充满争议的答卷。
AR 是一个机会,在娱乐、旅游、购物和 O2O 领域存在切实需求。比如旅游时用摄像头扫景点,显示导游
;买家具时,在手机上预览在家里的摆放效果。但这个行业其实存在已数年,2012 年第一批 AR 概念的创业者就出现了,当时风投砸下去的钱,全变成泡沫了。AR 涉及大量线下实体物品的数据模型,工作量大但很难向用户多收到钱,性价比低是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核心。所以这个产业最重要的新机会,反而是谁能提供普适、低成本的 AR 建模能力。此外,就是手机的耗电和发烫问题,即便在不需要大量线下数据的 AR 游戏领域,也存在玩久手机扛不住的问题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
从整体来看,经过 10 年的发展,iOS 和 Android 已经进入了创新瓶颈期。并且,不止 OS 缺少创新,手机市场的流量红利也消失了。
市场在高速增长。开发者做一个 App 丢到市场里,随着大盘就能看到自己的用户也在快速增长。投资人一看用户在涨,于是纷纷投钱进来。市场一片互嗨的热情局面,感觉人人都可以和移动互联网+一下。但到了 2016 年,故事变了,开发者发现用户涨不动了,然后投资人也傻了。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智能手机接近饱和了。在 2006 年发生了第二代智能手机换机潮,并造就了 OPPO、VIVO 等的崛起。此时其实开发者已经发现自己的设备库记录虽然增加了,但只是同一个用户从 A 设备迁移到 B 设备。
。而第二个条件,每个手机的 App 保有量,一个用户也就装 20 个左右的原生 App,除非底层有重大变革,否则这个增长条件也会卡住。
当两个本质前提都卡住时,开发者就进入了零和游戏状态,互相抢有限的用户、有限的设备安装量,以及有限的用户时间。
这就是微信小程序看到的机会,敢在 2017 年 1 月 9 日发布并在朋友圈贴出 iPhone 发布的照片做对比,张小龙看到了下一个移动互联网 10 年的重要变革机会,其所展示的是Apple 发布会底部的文字:
通过扫码和搜索而不是宫格提供入口服务(宫格虽有其方便之处,但你不会让你手机的宫格底部有十屏的);
擎+Web 生态,一直都可以让用户随意地畅享各种互联网服务,不存在一台电脑只能安装 20 个网站的情况。当然,目前微信搜索事业部成立不久,搜索入口还不够完善。但在未来,微信希望像 PC 时代的百度那样,在移动互联网上,把微信打造成对接用户和众多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主入口。但微信与百度有个重大差异,百度把流量导给网站主后就与百度无关了,而微信建了一个全闭环生态,每个小程序的运行、升级、账户、支付都在微信的体系下。
事实上,想要解决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瓶颈的,不止微信一家。DCloud 在更早就发布了流应用,并联合多家渠道共建生态,小米也在 2017 年发布了自己的新应用,这个领域被称为动态 App。
与之前百度推广的轻应用不同,轻应用在功能体验上达不到动态 App 的效果,会给开发者造成严重的留存和付费转换障碍。
这些动态 App 都是解释型而不是编译型中国移动图片大全,核心语言是 JavaScript。也正因为其解释型特点,才具备免安装、直达、方便的应用内搜索等特点。
开发者界,有句话流传甚广:所有能使用 JavaScript 写的,最终都会使用 JavaScript 写。
在早期,硬件设备性能不足时,必然是编译型语言的天下,PC 上如此,手机上也如此。当 PC 硬件性能起来后,JavaScript 通过浏览器统治了 PC 市场。现在手机硬件性能也起来了,无非也就看 JavaScript 通过什么样的新平台来统治移动互联网的下个十年了。
因为这本质上是硬件体验换软件体验。动态应用的很多体验都是编译型语言的应用所无法给予的,而动态应用的缺点又恰恰是手机硬件可以补齐的。
我从 DOS 年始编程,历经 Windows 编程、Web 编程、数代手机编程,明白目前的 iOS 和 Android 的原生开发也不会主流太久。每个计算平台,最终都会向解释性语言发展。
,依然需要原生开发起步,但手机上,下一个十年,我认为是 JavaScript 的天下。而我也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至少需要懂两门编程语言,而其中一门,得是 JavaScript。对于微信小程序,我认为它肯定能做起来,但一个如此封闭的系统,不具备独占天下的机会,产业会推动出另一种开放的生态。
文章出处:【微信号:libusiness,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行业巨大的成长空间仍将吸引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基金与战略投资者的持续关注与投入,预计2011
时代已经来临,这将给我们的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具有颠覆性的价值”,惠信缔造者何正松先生在6月18日“惠信发布会暨首届招商代理大会”上说到:“我们的实体经济
这些网络。在管理快速的Internet增长,确保用户(和事物)的安全以及确保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到Internet方面,我们面临许多挑战。因此,RIPENCC公共政策和
? /
openshift-community-cartridge-mono在OpenShift上运行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