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大商业模式什么是移动互联网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
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阶,以破坏性的力量搅动着既定格局,一些充满创新机遇和高风险的混乱、无序和危险地带,则成为资本想象力冒险和驰骋的新疆域
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阶,以破坏性的力量搅动着既定格局,一些充满创新机遇和高风险的混乱、无序和危险地带,则成为资本想象力冒险和驰骋的新疆域。
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阶,以破坏性的力量搅动着既定格局,一些充满创新机遇和高风险的混乱、无序和危险地带,则成为资本想象力冒险和驰骋的新疆域。
大概没有什么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让“颠覆”与“变革”沦为陈词滥调,让我们成为“快速衰老”和“下一个新生事物”的焦虑症患者。就在最近,乔治索罗斯的前战略管家、对冲基金大佬斯坦利德鲁肯米勒开始对赌IBM的股票。他说:“这是我这么多年见到的有较高概率做空的投资机会之一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IBM技术已经陈旧,它正在被云计算取代。”他说,他将赌注押在亚马逊与谷歌上,“谁赞同投资变革创新,谁就应该买谷歌;谁反对变革创新,那就去买IBM”。“过时”太让人应接不暇:80年代,IBM还是全世界最牛的公司;仅仅十数年,比尔盖茨就用Windows软件把IBM赶下宝座,成为宇宙中心,史蒂夫乔布斯的麦金托什机则以乔治奥威尔的“1984”向IBM宣战,加快了个人电脑的进程;再不过十来年,苹果超出微软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价值高出微软70%,同时,谷歌也成了取代微软的象征,而苹果的光晕在乔布斯去世后,也不再那样遮云蔽日。《连线》杂志副主编凯文凯利说,当他刚遇到拉里佩奇时,搜索引擎还渺小无望得根本想不出业务模式,但它现在已站在了科技之巅。而那些来自主流之外边缘之处的力量却已在觊觎谷歌的宝座了。凯利预测,做网络存储和在线应用的Dropbox公司,或者离硅谷很远的中国公司,也许将是挑战谷歌中心地位的下一位创造性破坏者。
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着一个美丽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2000年开启的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巨头垄断之势形成而终结;PC互联网还不会被快速颠覆。4G是一次通讯基础设施技术演进,但在这个平台上,蕴含着巨大可能爆发的创造潜力。
当我在地铁里看到越来越多低头看手机的年轻人,旁若无人地露出微笑时,我确信,我与他们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里。坐在我旁边和对面的人与我如此疏离,甚至毫不介意我会对他们的微笑感到莫名其妙。网络才是他们的情感、思维乃至灵魂沉浸的真实空间。时刻紧紧附着于他们的小手机,就像一个的USB接口,随时随地在现实空间里开启那个通往虚拟世界的窗口。虚拟与现实因此无所不在地重叠在一起,界限变得如此模糊。就在我安静地进行这个可能有点哲理的思考之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滚滚而至。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3年5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12项变革生活、商业与全球经济的破坏性技术》,位列第一的就是移动互联网。麦肯锡的理由是:1975年,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价格是500万美元,而有同样运算能力和功能的一款iPhone4手机只要400美元;全球还有43亿人口很可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连入互联网,将有10亿人参与到移动互联网的交易与互动业务中,占全球劳动力人口的40%;它将为全球创造1.7万亿美元的GDP,创造25万亿美元的劳动报酬,占劳动力报酬的70%。深入下去,还有富矿:呈幂数增长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已经比1997年IBM的“深蓝”(DeepBlue,打败了象棋大师的计算机)强大100倍,到2011年,拥有2800个Power7核心和15TB内存的计算机Watson以分优势战胜了Jeopardy74连冠,到2015年,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与人脑差不多,到2020年,PC机的计算机能力将与人脑相似。如果放到智能手机上,这意味着什么?麦肯锡给出的数据是,在过去5年里,使用像Siri和GoogleNow这样智能数字助手的用户增加了4亿人,潜在客户有11亿。接下来还有:在过去5年内,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价格下降了80%~90%,导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物联”增长了300%,制造业、医疗、矿业、交通、安全等领域的一万亿件物品可以通过互联网相连,若与智能手机相连,应用与市场的想象力深不可测。
这一切变革都有一个关键要素:智能手机。2011年,当乔布斯去世时,我还只是把他视作被神化的现代拜物教教主,一个把审美、个性与体验式消费推到极致的传奇偏执狂,一个现实扭曲力场强大、有着惊人创造力和迷惑性的魅力偶像。但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时,我发现,他的严肃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改造了与我们的形影相随的移动终端,推动了这个时代的到来。宽屏多点触控、滑动操作、应用程序图标网格、金刚玻璃、不锈钢斜边,这些完美的工业设计与体验,把手机变成了一件便携的体验式艺术品,以最直接感性的方式征服了大众的,促进了它的迅速风靡。但在手机内部,技术层面,最关键的变革却是iOS系统。iOS系统是思科的技术和资产,是一套手持设备操作系统,关键是,随着iOS不断扩展,它成为一系列紧密连接的网际互联软件产品,最后发展为支持局域网,并为网络管理应用提供代理的路由软件。它使手机与互联网服务联系起来,它性非常深远。这个远离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复杂技术藏在iPhone里,就像特洛伊木马,征服了狂热“粉丝”群甚众的市场,成为网际互联软件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最终撬动了互联网与移动运营商。
也许正是乔布斯的性格使然,后来出现了与iOS平分天下的安卓系统。正如《时代》杂志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所写道:“乔布斯的个性、、完美主义、阴暗面、、艺术气质、残酷以及控制欲,这一切都跟他的经营理念和最终的创新产品交织在一起。”“从1984年最初的麦金托什到整整一代人以后的iPad,一直都是端到端的软硬件整合。”“他对完美的追求使得他要求苹果对每一款产品都要有端到端的控制,如果看到伟大的苹果软件在其他公司的蹩脚硬件上运行,一想到让未经审核的应用或内容污染苹果设备的完美,他就会有过敏反应。”这种端到端的无缝体验,形成了iOS系统的封闭体系。这个理念的缺陷是,“他那想愉悦用户的导致了他不愿意对用户授权”,从而被开放环境的批判者批判为“被一个控制网所束缚的无菌器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采取了开放策略,其安卓操作系统可供任何平板电脑或手机制造商使用,虽然会被不同制造商任意改造,缺乏美感,难以开发一致的应用程序,与杂牌产品合作,但它挑战了苹果的控制欲、高高在上的“对用户显而易见的轻蔑”。在移动设备领域,烽烟过后,最后各占半壁江山。到2011年,谷歌的移动市场份额与苹果持平。2013年,智能对非智能手机的替换基本结束。在中国,移动终端手机快速增长的红利也近尾声。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呼之欲出。
投过初创阶段德比软件、展讯通信、中科创达、开心网等一批通讯和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邓锋告诉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大背景是,“网络巨头通过并购和强势资金投入,结束了争夺流量的大战,渠道之争结束”。2013年初的一系列互联网战略投资与并购案,规模动辄以亿计甚至10亿计,背后的投资与并购逻辑却几乎如出一辙:买入口、流量和用户阿里巴巴增持UC股份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收购91手机助手;百度爱奇艺收购PPS,成为优酷收购土豆后视频行业的又一重磅交易;360、腾讯、百度竞购搜狗这些都是雅虎以11亿美元收购Tumblr和8亿美元竞购Hulu的买流量和建立入口壁垒的翻版。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占据了整个行业70%以上的营收和80%以上的利润,理所当然成为操盘这些投资与并购的主角。近两年来,各大互联网细分行业的巨头都分别凭借其在搜索、电商、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上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快自身的并购扩张步伐。美国也形成了谷歌、雅虎、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2000年所开启的互联网时代终结。
2011年,有一款叫“阅后即焚”(Snapchat)的图片应用迅速走红。“阅后即焚”的图片与视频被阅读几秒钟后就会自动销毁,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通讯和社交方式,非常受“90后”的欢迎。有数据说,现在用户使用Snapchat分享的图片每天已达3.5亿张,而社交网络霸主Facebook一天的图片量才3亿张,且这个数字基本不会再增长。不久前,传出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有意以10亿美元收购它,却被Snapchat的CEO埃文斯皮格尔拒绝,其间还传出腾讯要领投Snapchat的消息。Facebook的收购意图表明,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Facebook也心存焦虑,遭到拒绝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则显露出PC社交网络霸主在新时代的地位危机。
Snapchat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将虚拟世界里一对一的交流再往前推进了一步,颠覆了过去发布信息不删除的社交网络礼仪。如同真实世界中说出的话不会长存一样,数码世界中的信息在接收后也应该是转瞬即逝的,缓解了人们的网络隐私忧患。这一小小的规则变化,大大降低了交流障碍,当然也带来些问题的、龌龊的东西也不加掩饰地冒了出来。有人认为,数码世界与真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时间维度,记忆永远无法删除,可以自由地在时间维度上迁徙。而Snapchat则让数码与真实世界更无缝地重合在一起了:它不仅也和真实世界一样,时间转瞬即逝,而且它是基于移动端的应用,GalaxyGear智能手表上也定制了Snapchat,从掏出手表、打开它、发送,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时间差只有5秒,Snapchat与实时沟通的距离更近了。
人们普遍猜测,Facebook的隐忧,来自移动互联网对PC互联网社交网络超乎想象的颠覆速度。Facebook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Facebook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1.9亿人,其中移动业务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8.74亿人,占比73.4%。Facebook广告营收中的近一半(约49%)来自移动广告。随着用户加快从桌面端向移动端的转移速度,Facebook的广告业务将面临更多挑战,因为移动端广告报价更低。而且,Facebook正在遭遇青少年用户的流失,这些青少年大都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用户,Facebook的移动体验不及Snapchat那么时髦。连马克扎格伯格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马化腾更是感叹:“不懂Snapchat。”更深层次的是,Snapchat这样的移动即时通讯(IM)应用,会对Facebook构成潜在的战略性挑战。硅谷投资者和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各类移动社交应用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对Facebook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款例如Whatsapp已经开始成长为功能齐全的“平台”,甚至可以支持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哪一家公司能够主导电话、短信的替代方案(被称为“入口级”业务),哪家公司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潜力,并在此平台上拓展增值服务。创立之初立足于PC端的Facebook从基因层面上讲,有移动互联网的“焦虑症”。此前收购Instagram也是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但有些悖论的是,Snapchat又并不符合通过社交网络布局个性化数据业务的规律。写过《删除:数字时代的遗忘美德》一书的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就认为,Snapchat表明了“自毁型数据的崛起”“Snapchat是创造短暂数据的绝佳例子,强调隐私和匿名,市场存在这种需求。Facebook在这个领域失败,原因在于马克扎克伯格从骨子里认为,所有的数据都拥有隐含价值,因此将数据看得非常重要。他试图将所有内容都永久保存下来。”
微信则是距硅谷遥远的地方另一个一夜崛起的神话,它的颠覆意义也是非凡的。2010年10月,马化腾收到了张小龙的一封电子邮件。大意是,类似于海外Kik那样的免费移动IM,即将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崛起,腾讯应顺应形势,马上启动一个全新的移动IM的项目。Kik是加拿大一家公司2009年研究出的新的移动IM方式,它能够提供免费收发短信服务、跨运营商、跨平台的社交服务,而且能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通讯录,移植、重建用户关系。但Kik遭到了黑莓手机生产商RIM公司的狙击,RIM不仅将Kik踢出自己的应用平台,而且起诉Kik公司侵犯专利权。张小龙立刻意识到,假如腾讯借用Kik理念,趁Kik陷入专利纠纷的停顿时期,用最快的速度推出同样的IM,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移动IM领域将快速抢位。凯文凯利曾在《失控》一书中写道:“也许有一个关键的物种缺失了,但是一旦这个物种被重新引进,它就有可能恢复整个生态圈的秩序。”张小龙感到,Kik这种移动IM工具,就是“在当今失控的移动互联应用竞争的生态中,改变秩序的物种”。马化腾给了张小龙1亿元的项目研发资金,并允许他对现有QQ资源进行嫁接。张小龙曾在他的微博写道:“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voice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这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和应用雏形,而这些期待,基本在微信实现了;短信、国内国际电话全免费,微信已经有了主导电话、短信替代方案的潜质,关键在用户数量和黏性。
微信开始会给人很平凡、每一种功能都似曾相识的感觉,微信群、聊天、语音记事、QQ邮箱,都简明便捷,“没有无中生有的新鲜创意”,能很快上手。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评价:“这非常契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越来越囊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全部。出门导航、订餐信息、网上购物等等,都开始通过手机来实现。”线版,这一版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打破了过去停留在熟人之间社交与沟通的藩篱,将人与人的沟通导向更广阔的陌生世界,甚至诞生了“把妹”文化。据说,“摇一摇”源于张小龙一次开车时的灵感,他打开车载收音机后,听到一段美妙的歌曲,但却无从知道这首歌的来源,于是想,如果能用手机对着这首歌“摇一摇”,记录甚至下载到这首歌曲就好了。微信还有些功能,比如找附近的陌生人拼伞、旅途解闷、领导查勤等,都是基于动态地理信息的。它创造出与微博截然不同的社交文化,点对点传播,更圈子化,交流对象主要是熟人朋友。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很快垄断游戏行业的,微信也已经搭建好了社区平台。在5月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盛大游戏总裁钱东海说:“在领域,用户无处不在。”“微信具有社区聊天功能,其推广作用是非常强大。”
移动社交的商业潜力还在于,手机通过随时随地陪伴你、记录你的社会交往,直接与你建立起了纽带,比如获取你位置、习惯、喜好、交往阶层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样一个移动平台,就可以生产个性化的信息了。这与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有着根本的不同,移动互联网能够个性化定制,个人成为信息和服务的出发点。这个时候,定制化的广告也就呼之欲出了。比如,在网上购买了怀孕试纸,它可以定期推送妇幼产品;你在商场等人,它可以推送附近商店的商品广告;还能根据你的就餐餐厅等级和社交圈推送理财产品。
短短两年,微信已经凭借3亿移动用户的规模,拿到了“一张移动互联的船票”。2013年8月,微信5.0版本正式上线,增加了快捷支付、扫一扫等新功能,被业内人士称为其向电商化迈进的重要一步。移动领域的电商大战烽火再起,马云誓师要将“企鹅赶回南极去”,阿里巴巴宣布切断微信的淘宝数据接口,全面微信,电商业巨头们纷纷采取应对措施。随后,已经退居二线的马云亲自复出推移动社交网络“来往”,并表示,“宁可死在来往的路上,也不活在微信群里”,号召员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微信”。网易与联通也推出了“易信”。李彦宏在百度内部不断强调“狼性”,层层对下属传达“平台化和接口化”的精神,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靠自己的技术、自己开发产品的封闭思路已成明日黄花,必须将技术、服务平台化、接口化,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快捷地接入,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创新的先机。
风投大佬邓锋告诉我,在网络巨头并购导致渠道之争结束的背景下,初创公司的机会快速下降。风投看好的是能够流量快速变现、快速盈利,能占领渠道的领域。在智能手机的数字内容消费上,仅游戏一项就超过了所有内容的总和。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此前预测,到2017年,全球手游市场的容量,将达到约300亿美元。业内人士说,“谁征服了游戏,谁就征服了智能手机内容”。网易专注于社交搞手游,“陌陌”上线游戏曾瞬间冲到AppleStore前几名的位置,证明社交软件和游戏的结合无往而不利。盛大也在9月推出了移动运营平台“G家”APP,如何打通数亿元的网络文学市场和数百亿美元的手游市场,就要看盛大的取舍。
汪伟是土曼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他带领的团队设计出的智能手表已经在追梦网上预售,完成了前期预订,还在微信朋友圈预售2万个,正式推出在即。他很期待苹果智能腕表面世,也清楚自己的智能表与三星GalaxyGear的定位并不同,“各种档次都会有市场。我面向的是那些酷爱科技、有极客精神的年轻人”。他的智能表并不贵,500元左右。
汪伟告诉我,有两件事情促使他产生做智能手机周边设备的想法。一件事是,2011年,一位在硅谷的朋友给他打电话,想让他帮忙设计一款高尔夫球的应用软件,可以测算打球的人走了多少步,捡了多少次球,挥杆姿态是否正确等,描摹这个人打高尔夫的各项运动指标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第二件事是,一位在百思买(BestBuy)做智能手机战略采购的朋友,表达了他对新型智能化设备的兴趣。他很敏锐地觉察到,做移动终端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他选择了做手表。他对这个时机的判断受到资本判断的极大影响。他早就想做智能终端,概念的想象早就有了。“iPhone4刚刚发售的时候,小米还没有发手机。当时做了商业计划书,也约了风投谈,国内的投资机构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说你能干的事情手机也能干。那时,按技术从高端产品走向低端、大众化产品的技术周期看,传统功能手机与智能手机的完全替换还处于爆发临界点上,时机谈不上成熟”。
可穿戴式设备成为趋势,是以谷歌眼镜为开端,“它完全激发了资本对可穿戴设备未来的畅想”。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一款“拓展现实”的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外形上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它是一条可横置于鼻梁上方的平行框架、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电脑,以及一个透明显示屏,无需手动,靠声控,就可以用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它还暂时只是一个手机伴侣,基础通信、文字输入还得依赖手机。2013年11月,谷歌眼镜的一系列新功能发布,包括搜索歌曲、扫描已保存播放列表,以及收听高保真音乐等。它已呈现出代替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雏形,颠覆性的力量不可限量。一位体验者如此写道:“对着谷歌眼镜的麦克风说OK,Glass,一个菜单即在用户右眼上方的屏幕上出现,显示多个图标,让你拍照片、录像、使用谷歌地图或打电线分钟以后,便会发现了谷歌眼镜的长期潜力。用它可以轻松拍摄照片或视频,省去了从裤兜里掏出智能手机的麻烦。”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等也试图实现技术开拓,生产可以像手表一样佩戴,或可以缝在衣服上的智能手机。人们对iWatch已经千呼万唤了,大家纷纷猜测,苹果手表可能将采用1.5~2英寸显示屏,内置iOS系统,支持Facetime、Wifi、Airplay等功能,支持Retina触摸屏,将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将配置1.5英寸OLED显示屏和氧化铟锡透明导电镀膜玻璃,并提供蓝牙功能,能配合苹果的多款移动设备产品使用。翘首企盼之时,三星GalaxyGear已率先面世,耐克也推出了可以测量和记录日常生活运动量的运动智能手环,还有MotionX公司开发的iOS系统的Sleep,监测睡眠情况、运动量、摄入热量。“可穿戴设备与人的距离如此之近,它提供了健康大数据的可能数据从哪儿来?没有比可穿戴设备更好的获取方式了。”想象一下,当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没有技术瓶颈和限制的时候,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我们身体的延伸,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它一刻不停地生产关于我们身体、情绪、性格、行为、喜好等数据,处理这些数据,个人的数据价值将被最大限度地充分挖掘,在拓展我们的大脑的同时,商业、科技以及神秘的力量将无所不在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正如凯文凯利所说,人最终成为“技术的生殖器”。
也是在2012和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都开始以互联网的方式做了,盛大、百度、小米都开始卖自己的手机,手机拼成本的价格战时代已经到来,连三星、苹果、HTC这些手机的功能也不再有差异。这时需要一种、多种移动终端来打破这条临近尾声的产业,创造新的东西”。这个时候,产业也开始向低功耗的CPU、成本下降了80%~90%的传感器零部件倾斜,“商业的状态已经就位”。4G更快的网速,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大的信息量,对可穿戴的影响也非常大。
这一次,汪伟顺利拿到了风投。他的投资者包括蓝港在线的CEO王峰,艺人胡海泉,还有几支来自硅谷的风投。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也充满冒险和高风险。汪伟说,他接触的风投也有相当多对此打问号,“不是不看好趋势,而是不看好目前呈现的形态腰带会更好吗?什么样子的形式会被接受?最终这些东西能发展为替代手机的移动终端吗?”风险投资“基本还不是单纯站在投资角度去看的,而是对人们健康和生活便捷性有所关注”。
汪伟说,手表的特点就是空间小,未来,电池的续航能力对可穿戴设备将是最大的制约,在设计上,就要往低功耗上走。这就必须权衡,作为手机的延伸功能,哪些是刚需,刚需有多大?最终他选择裁掉安卓4.3所有没用的功能,仅仅保留极简版本,维持低功耗,以蓝牙4.0与手机之间通讯。他没有开发垂直应用,而是做表盘、搭建软硬件平台,开放出去的,比如游戏、彩票、运动追踪、机票信息的应用软件等。“做离消费者更近的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一个多月前,他开放给了一些应用软件开发者,做热动力模拟器、计步器、音乐播放和天气预报。用手表控制家电的功能还未公开,在测试中。他梦想,未来能够获得QQ、微信的开放接口,能够在公交系统使用内置的公交卡芯片。
互联网最宏大的野心,就是用信奉自下而上创新的互联网基因改造现实世界。邓锋就是其中一员,他管理的资产总额近10亿美元,在信息技术上所投都是有互联网基因的轻资产创业企业。他说:“移动互联网更容易渗透传统商业模式,随时随地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移动互联时代最深远的、当然也较缓慢的影响,不是PC的延伸,而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
2012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打赌。王健林称:“电商再厉害,但像洗澡、捏脚、掏耳朵这些业务,电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8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马云则称:“今天真正创造一万亿的不是马云,创造一万亿的是可能不会回头的店小二,小年轻人,90后、80后,我们在街上不会点头的快递人员,他们正在改变今天的中国经济,而只有他们才是未来经济的希望。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帮助他们取代你。”腾讯的马化腾也雄心勃勃地预言:“电商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颠覆实体的零售行业。”
真做电商的在房地产与互联网之间有不同的选择,这就是苏宁。就在几天前的11月21日,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斯坦福大学发表了演讲。这几年,他频繁地往美国跑,学习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的新东西:O2O(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大数据、物联网和3D打印机等等。10月,苏宁以4.2亿美元收购了全面覆盖网页端、PC端、手机端、Pad段和率先进军互联网电视的网络视频媒体PPTV,想借此进军OTT(“过顶传球”),探索互动视频购物、剧情植入式消费、精准客户推广等视频与电商的全新结合模式。几天前,苏宁在硅谷核心城市帕洛阿托(PaloAlto)设立了硅谷研究院,从事搜索、大数据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张近东说,在苏宁向电商转型的过程中,“线O新模式,既超越了传统实体零售的管理水平,也超越了传统纯电商平台的技术局限,是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真正顺应了消费者需求的颠覆性模式”。这也是他在全球科技之巅硅谷设立研发中心的探索初衷。他说,全球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实体到虚拟电商的历史,正在经历虚实结合的商业大变局,这就是O2O阶段。
2009年,苏宁上线成为苏宁易购,迎接电商时代全面到来。但张近东发现,传统纯电商平台商品性能展示不充分、商户信息不对称,不能满足消费者立体式购物体验的需求,无法全面地服务商户、培育品牌。打比方来说,衣服的质感如何,单反相机的镜头成像效果如何,是无法单纯靠网上体验来解决的。买个单反相机,镜头成像效果如何?而且,电商平台的成本并不低,在中国,“至今还没有盈利的B2C独立电商企业,依托平台的网上商户,超过80%的也是亏损的”。张近东的判断是,“纯电商模式只能是一种过渡”。
移动互联网给全球零售业带来了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巨大契机。你在大商场等人的时候,手机就可以向你推送你附近店铺的定制广告,比如,你如果前段时间买过怀孕试纸,它就会定向向你推送母婴商品;你在实体商店里试了一件衣服,当时没有买下,在回家的路上觉得还是应该买,就可以在手机上下单支付,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这件衣服。在张近东看来互联网三大商业模式,“推动零售业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即把线上便利性与线验功能融合起来的O2O模式”。在线上,将原先纯粹销售功能的店面,升级为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服务、休闲社交、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新型互联网化门店,在线下,全店开通免费Wi-fi、实行全产品的电子价签、布设多媒体的电子货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收集分析各种消费行为,推进实体零售进入大数据时代。
实际上,沃尔玛等传统企业很早前的大数据投资已经开始产生回报。沃尔玛一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仓库系统,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沃尔玛成为最了解顾客购物习惯的零售商,并创造了“啤酒与尿布”的经典商业案例。早在2007年,沃尔玛就建立了一个超大的数据中心,其存储能力高达4PB以上。《经济学人》在2010年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沃尔玛的数据量已经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67倍。它大数据采集技术令人有点毛骨悚然,例如,在服装假模的眼睛里安装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顾客的停留时间、目光关注热区,高矮胖瘦,甚至消费者是否怀孕;还通过先进的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发现两个电子产品连锁店Source和CarlieBrown顾客的购买意向正在向高档产品转移,并及时调整了两家店的库存什么是移动互联网,一举将销售业绩提升了40%。
互联网打通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间创造出新的商业、金融模式。京东商城金融总监刘长宏如此向我描述京东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诞生。“京东是参与供销业务过程的商业模式,不仅是搭建平台,而是转手卖,线下的零售企业在互联网上销售,现在积累了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和4万多家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自2000年京东成立,交易额连续8年增长超过100%,到2012年,交易额已达600亿元。电子商务的销售额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0年来增长了1万倍,而线倍速度的增长,供应商的提速赶不上互联网的增长。而那些在京东注册的1亿多用户,实际是潜在的金融融资基础。而京东已有的资金流,使它有资质获得外部资金的好评。在技术驱动的大数据基础上,京东开始做互联网金融,为供应商融资。”刘长宏经历了互联网金融高速成长的阶段:2012年1月,涉足第一笔供应链金融业务;2012年,与多家银行洽谈对接,完成布局;然后,拿到银监会审批互联网三大商业模式,与中国银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设立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了京东小额。就这样,京东在银行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一个借贷渠道。最关键的是,京东根据自己对客户和供应商的消费、发货、信用记录,建立了一套大数据,成为一个封闭的、风险敞口小的金融风控体系。阿里巴巴最近控股天弘基金的举动,是互联网渗透金融帝国野心的又一宣示。
大概没有什么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让“颠覆”与“变革”沦为陈词滥调,让我们成为“快速衰老”和“下一个新生事物”的焦虑症患者。就在最近,乔治索罗斯的前战略管家、对冲基金大佬斯坦利德鲁肯米勒开始对赌IBM的股票。他说:“这是我这么多年见到的有较高概率做空的投资机会之一。IBM技术已经陈旧,它正在被云计算取代。”他说,他将赌注押在亚马逊与谷歌上,“谁赞同投资变革创新,谁就应该买谷歌;谁反对变革创新,那就去买IBM”。“过时”太让人应接不暇:80年代,IBM还是全世界最牛的公司;仅仅十数年,比尔盖茨就用Windows软件把IBM赶下宝座,成为宇宙中心,史蒂夫乔布斯的麦金托什机则以乔治奥威尔的“1984”向IBM宣战,加快了个人电脑的进程;再不过十来年,苹果超出微软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价值高出微软70%,同时,谷歌也成了取代微软的象征,而苹果的光晕在乔布斯去世后,也不再那样遮云蔽日。《连线》杂志副主编凯文凯利说,当他刚遇到拉里佩奇时,搜索引擎还渺小无望得根本想不出业务模式,但它现在已站在了科技之巅。而那些来自主流之外边缘之处的力量却已在觊觎谷歌的宝座了。凯利预测,做网络存储和在线应用的Dropbox公司,或者离硅谷很远的中国公司,也许将是挑战谷歌中心地位的下一位创造性破坏者。
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着一个美丽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2000年开启的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巨头垄断之势形成而终结;PC互联网还不会被快速颠覆。4G是一次通讯基础设施技术演进,但在这个平台上,蕴含着巨大可能爆发的创造潜力。
1997年5月11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右前)与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对弈,最终“深蓝”获胜
当我在地铁里看到越来越多低头看手机的年轻人,旁若无人地露出微笑时,我确信,我与他们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里。坐在我旁边和对面的人与我如此疏离,甚至毫不介意我会对他们的微笑感到莫名其妙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网络才是他们的情感、思维乃至灵魂沉浸的真实空间。时刻紧紧附着于他们的小手机,就像一个的USB接口,随时随地在现实空间里开启那个通往虚拟世界的窗口。虚拟与现实因此无所不在地重叠在一起,界限变得如此模糊。就在我安静地进行这个可能有点哲理的思考之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滚滚而至。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3年5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12项变革生活、商业与全球经济的破坏性技术》,位列第一的就是移动互联网。麦肯锡的理由是:1975年,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价格是500万美元,而有同样运算能力和功能的一款iPhone4手机只要400美元;全球还有43亿人口很可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连入互联网,将有10亿人参与到移动互联网的交易与互动业务中,占全球劳动力人口的40%;它将为全球创造1.7万亿美元的GDP,创造25万亿美元的劳动报酬,占劳动力报酬的70%。深入下去,还有富矿:呈幂数增长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已经比1997年IBM的“深蓝”(Deep Blue,打败了象棋大师的计算机)强大100倍,到2011年,拥有2800个Power7核心和15TB内存的计算机Watson以分优势战胜了Jeopardy74连冠,到2015年,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与人脑差不多,到2020年,PC机的计算机能力将与人脑相似。如果放到智能手机上,这意味着什么?麦肯锡给出的数据是,在过去5年里,使用像Siri和Google Now这样智能数字助手的用户增加了4亿人,潜在客户有11亿。接下来还有:在过去5年内,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价格下降了80%~90%,导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物联”增长了300%,制造业、医疗、矿业、交通、安全等领域的一万亿件物品可以通过互联网相连,若与智能手机相连,应用与市场的想象力深不可测。
这一切变革都有一个关键要素:智能手机。2011年,当乔布斯去世时,我还只是把他视作被神化的现代拜物教教主,一个把审美、个性与体验式消费推到极致的传奇偏执狂,一个现实扭曲力场强大、有着惊人创造力和迷惑性的魅力偶像。但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时中国移动招标平台网,我发现,他的严肃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改造了与我们的形影相随的移动终端,推动了这个时代的到来。宽屏多点触控、滑动操作、应用程序图标网格、金刚玻璃、不锈钢斜边,这些完美的工业设计与体验,把手机变成了一件便携的体验式艺术品,以最直接感性的方式征服了大众的,促进了它的迅速风靡。但在手机内部,技术层面,最关键的变革却是iOS系统。iOS系统是思科的技术和资产,是一套手持设备操作系统,关键是,随着iOS不断扩展,它成为一系列紧密连接的网际互联软件产品,最后发展为支持局域网,并为网络管理应用提供代理的路由软件。它使手机与互联网服务联系起来,它性非常深远。这个远离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复杂技术藏在iPhone里,就像特洛伊木马,征服了狂热“粉丝”群甚众的市场,成为网际互联软件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最终撬动了互联网与移动运营商。
也许正是乔布斯的性格使然,后来出现了与iOS平分天下的安卓系统。正如《时代》杂志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所写道:“乔布斯的个性、、完美主义、阴暗面、、艺术气质、残酷以及控制欲,这一切都跟他的经营理念和最终的创新产品交织在一起。”“从1984年最初的麦金托什到整整一代人以后的iPad,一直都是端到端的软硬件整合。”“他对完美的追求使得他要求苹果对每一款产品都要有端到端的控制,如果看到伟大的苹果软件在其他公司的蹩脚硬件上运行,一想到让未经审核的应用或内容污染苹果设备的完美,他就会有过敏反应。”这种端到端的无缝体验,形成了iOS系统的封闭体系。这个理念的缺陷是,“他那想愉悦用户的导致了他不愿意对用户授权”,从而被开放环境的批判者批判为“被一个控制网所束缚的无菌器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采取了开放策略,其安卓操作系统可供任何平板电脑或手机制造商使用,虽然会被不同制造商任意改造,缺乏美感,难以开发一致的应用程序,与杂牌产品合作,但它挑战了苹果的控制欲、高高在上的“对用户显而易见的轻蔑”。在移动设备领域,烽烟过后,最后各占半壁江山。到2011年,谷歌的移动市场份额与苹果持平。2013年,智能对非智能手机的替换基本结束。在中国,移动终端手机快速增长的红利也近尾声。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呼之欲出。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三联生活周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
三联生活新媒体整合旗下三联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三联中读APP),秉承倡导品质生活的理念,提供优质新媒体内容与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